肩周炎按摩位置包括肩髃穴、肩贞穴、天宗穴、秉风穴、肩前穴等。
1.肩髃穴
位于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肩峰前下方的凹陷处。刺激肩髃穴可以改善肩部血液循环,减轻肩部肌肉痉挛。多项临床研究表明,针对肩髃穴进行按摩等操作后,不少肩周炎患者的疼痛症状有所缓解、活动范围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2.肩贞穴
在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1寸处。按摩肩贞穴有助于缓解肩部疼痛和改善肩关节的活动功能。对于因肩周炎导致的肩后部疼痛、上肢后伸受限等情况,对肩贞穴进行按摩可起到一定的调理作用。
3.天宗穴
在肩胛区,肩胛冈中点与肩胛骨下角连线上1/3与下2/3交点凹陷中。天宗穴是肩部的重要穴位,按摩该穴位可改善局部的气血流通,减轻肩部酸胀、疼痛等不适症状,尤其对于冈上肌、冈下肌损伤等引起的肩周炎有较好的调理效果。
4.秉风穴
在肩胛区,冈上窝中央,天宗穴直上,举臂有凹陷处。按摩秉风穴对肩部的经络气血有调节作用,能够改善肩部的拘挛、疼痛等症状,对于肩周炎引起的肩部活动障碍有一定帮助。
5.肩前穴
位于肩部,正坐垂臂,在腋前皱襞顶端与肩髃穴连线的中点。此穴位对于缓解肩周炎患者的前方疼痛、改善上肢前举功能有积极意义。
需要注意的是,若患者有肩部外伤史,按摩时要避开受伤部位,待伤口完全愈合且医生允许后再进行。按摩应从距离受伤部位较远的穴位开始,如先按摩肩贞穴、天宗穴等,逐渐向受伤部位方向移动,且按摩力度要适中,避免再次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