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结肠炎严重程度的考量因素为症状表现、病程长短、并发症情况。
1.症状表现
部分患者可能仅出现轻度的腹痛,多为隐痛或胀痛,程度较轻,能够忍受,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腹泻次数较少,每天可能2-3次,大便性状改变,可能呈糊状,但无明显的黏液、脓血。这种情况下,患者的食欲可能基本正常,全身状况良好,对生活质量影响较小。严重的患者腹痛剧烈,可为绞痛,发作频繁,严重影响患者的休息和日常活动;腹泻次数增多,每天可达10次以上,甚至更多,大便中可出现大量的黏液、脓血,还可能伴有里急后重感。此外,患者可能出现发热、乏力、消瘦、贫血等全身症状,这表明炎症较为严重,已经影响到患者的全身健康状况。
2.病程长短
急性结肠炎起病急,病程较短,通常在数天至数周内。如果能及时治疗,去除病因,多数患者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治愈,一般对身体的损害相对较小。但如果治疗不及时,也可能发展为慢性结肠炎。慢性结肠炎病程较长,可持续数月至数年,甚至终身。长期的炎症刺激可能导致肠道黏膜反复受损、修复,容易引起肠道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如肠道狭窄、肠息肉等,增加癌变的风险。
3.并发症情况
大多数轻度结肠炎患者没有明显的并发症,经过规范治疗后,病情可以得到有效控制,预后较好。若出现并发症,如中毒性巨结肠,这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多发生在暴发型或重症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此时结肠病变广泛而严重,累及肌层与肠肌神经丛,肠壁张力减退,结肠蠕动消失,肠内容物与气体大量积聚,引起急性结肠扩张,病情进展迅速,可导致肠穿孔、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后果,死亡率较高。此外,还可能出现肠道大出血、肠梗阻等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