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炎拖着不治的危害包括症状加重、胃黏膜损伤加重、消化功能紊乱、贫血和增加胃癌风险。
1.症状加重
胃炎初期可能仅有轻微的上腹部不适、饱胀、疼痛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这些症状会逐渐加重。上腹部疼痛会更加频繁和剧烈,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隐痛、胀痛、灼痛或剧痛等,疼痛发作时间也不固定,可能在进食后、空腹时或夜间发作。饱胀感会导致患者食欲下降,进食量减少,长期如此会引起体重下降、营养不良等问题。
2.胃黏膜损伤加剧
胃黏膜是保护胃壁的重要屏障。胃炎患者的胃黏膜本身就处于炎症状态,若不治疗,炎症会持续刺激胃黏膜,导致胃黏膜糜烂、出血。少量出血时,可能仅表现为大便潜血阳性;出血量较大时,会出现呕血、黑便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
3.消化功能紊乱
胃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胃炎会影响胃的正常消化功能。拖着不治会使消化功能进一步紊乱,食物不能充分消化和吸收,导致营养物质流失。患者可能出现消化不良、恶心、呕吐、反酸、嗳气等症状,长期消化功能紊乱还会影响肠道功能,引发肠道疾病。
4.贫血
胃炎导致的胃黏膜损伤和出血,会使铁、维生素B12等造血原料吸收减少,从而引起缺铁性贫血或巨幼细胞贫血。患者会出现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心慌、气短等症状,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5.增加胃癌风险
长期的胃炎,尤其是慢性萎缩性胃炎,会使胃黏膜上皮细胞发生化生和异型增生。化生是指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所取代的过程,而异型增生则是一种癌前病变。随着病情的进展,异型增生的细胞可能会逐渐发展为癌细胞,从而增加患胃癌的风险。据统计,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患胃癌的风险比正常人高出数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