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检查项目是血常规、血生化、凝血功能、幽门螺杆菌检测、X线钡餐检查、胃镜检查等。
1.血常规
可以检测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的数量和形态。若白细胞计数升高,可能提示存在感染,如胃肠道细菌感染引发的胃痛;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降低,可能与消化道出血有关,长期慢性失血会导致缺铁性贫血,进而在血常规中有所体现。
2.血生化
包括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等指标。肝功能异常可能提示肝脏疾病引起的牵涉痛,被误认为是胃痛;肾功能不全时,体内毒素蓄积也可能影响胃肠道功能,导致胃痛。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可能引起胃肠道蠕动减慢,出现腹胀、腹痛等症状。对于老年人,由于肝肾功能可能有所减退,血生化指标的变化可能更为复杂,解读时要更加谨慎。
3.凝血功能
检测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如果凝血功能异常,可能存在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增加,特别是在进行有创检查时,如胃镜检查,需要提前评估凝血情况,以避免出血不止。对于正在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凝血功能的监测尤为重要。
4.幽门螺杆菌检测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引起胃痛的常见原因之一。常用的检测方法有尿素呼气试验和血清学检测。尿素呼气试验是一种无创检查,患者口服含有标记尿素的试剂后,检测呼出气体中尿素的分解产物,如果结果阳性,提示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
5.X线钡餐检查
患者口服含有硫酸钡的造影剂后,通过X线观察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的形态、轮廓、蠕动情况等。可以发现胃溃疡、胃肿瘤等病变,表现为钡剂充盈缺损或龛影。但对于一些早期病变,如浅表性胃炎,X线钡餐检查的诊断价值相对有限。对于老年人,由于可能存在心肺功能不全等情况,进行X线钡餐检查时需要评估其耐受性。
6.胃镜检查
胃镜检查是诊断胃痛病因的重要方法。可以直接观察食管、胃和十二指肠黏膜的情况,发现溃疡、炎症、肿瘤等病变,并可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明确病变的性质。对于疑似胃癌的患者,胃镜下活检是确诊的金标准。胃镜检查分为普通胃镜和无痛胃镜,无痛胃镜是在麻醉状态下进行,患者痛苦较小,但需要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和麻醉风险。儿童进行胃镜检查需要选择合适的小儿胃镜,并在有经验的医生操作下进行。
如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在进行检查前要控制好基础疾病的病情。告知医生自己正在服用的药物,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在进行有创检查时,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确保检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