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震荡可通过多种方式检查出来,包括有明确头部外伤史及相应临床表现评估、神经系统检查、影像学检查(头颅CT可排除器质性病变,头颅MRI更敏感但CT为初步首选)、电生理检查(脑电图可现轻度异常但需结合其他情况综合判断)。
临床表现评估:患者有明确的头部外伤史,伤后立即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一般不超过30分钟,同时可能伴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面色苍白、乏力等症状。对于儿童来说,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嗜睡、对周围环境反应迟钝等,不同年龄的脑震荡患者由于生理特点不同,临床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在脑震荡后的表现可能更不典型,需要更仔细的观察和评估。
神经系统检查:通过神经系统查体,可能发现一些阳性体征,比如神经系统反射异常等,但这些体征并非特异性的,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影像学检查
头颅CT:头颅CT检查可以排除颅内是否有出血、骨折等器质性病变,脑震荡患者头颅CT通常无阳性发现,但这是重要的排除性检查手段。对于有头部外伤的患者,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头颅CT能及时发现是否存在颅内严重病变,因为这些人群脑震荡后发生颅内迟发性出血等并发症的风险相对较高。
头颅MRI:头颅MRI在脑震荡的诊断中可能比CT更敏感,部分脑震荡患者在MRI上可发现一些轻微的脑组织改变,但在常规的临床诊断中,头颅CT是首选的初步检查方法。
电生理检查:例如脑电图检查,脑震荡患者的脑电图可能出现轻度异常,表现为α波减少、β波增加等,但脑电图异常也可见于其他多种情况,所以不能仅凭脑电图异常就诊断脑震荡,需要结合病史、临床表现等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