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斑狼疮具遗传易感性多基因与环境等共同作用,紫外线照射可使皮肤细胞DNA改变诱发免疫反应致发病或加重,某些病毒感染可能相关,雌激素可能起作用致女性患者多,患者体内免疫系统异常产生大量自身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致多系统受损出现相应临床表现。
一、遗传因素
红斑狼疮具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研究发现某些基因位点与红斑狼疮的发病相关。如果家族中有红斑狼疮患者,那么一级亲属(如父母、子女、兄弟姐妹)患红斑狼疮的风险较普通人群有所升高。遗传因素并不是单一基因决定发病,而是多个基因相互作用以及与环境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环境因素
1.紫外线照射:紫外线(尤其是中波紫外线)可使皮肤细胞的DNA发生改变,产生新的自身抗原,从而诱发机体的免疫反应,导致红斑狼疮发病或病情加重。长期暴露在阳光下的人群,患红斑狼疮的风险相对增加。
2.感染因素:某些病毒感染可能与红斑狼疮发病相关。例如,EB病毒等感染可能触发机体的免疫异常反应,进而参与红斑狼疮的发生发展过程。
三、性激素因素
雌激素可能在红斑狼疮的发病中起到一定作用。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相对较高,这也是女性红斑狼疮患者多于男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在青春期、育龄期等雌激素水平波动较大的阶段,红斑狼疮的发病或病情波动可能更为明显。
四、免疫系统异常
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和清除外来病原体等异物。但在红斑狼疮患者体内,免疫系统出现异常,机体产生大量自身抗体,如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等。这些自身抗体与相应的自身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在全身多个组织器官中,引发炎症反应,导致皮肤、关节、肾脏、血液等多系统受损,出现红斑狼疮相应的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