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围生期因缺氧缺血致胎儿或新生儿脑损伤的疾病,病理主要有脑水肿等,临床表现分轻中重,不同孕周出生体重者发病风险不同,预后与病情及干预时机相关,需结合围生期窒息史、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综合诊断。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encephalopathyofnewborn,HIE)是指围生期因缺氧、缺血导致胎儿或新生儿脑损伤的一种疾病。其主要病因是胎儿在宫内窘迫以及分娩过程中或出生时发生窒息,进而引起部分或完全缺氧、脑血流减少或暂停。
一、病理机制
病理上主要表现为脑水肿、脑细胞坏死及脑出血等。脑组织对缺氧缺血较为敏感,缺氧时脑血流重新分布以保证心、脑等重要器官供血,若缺氧持续则会导致脑血流进一步减少,引发脑组织能量代谢障碍、细胞膜功能受损等一系列病理改变。
二、临床表现分度
1.轻度:常表现为兴奋、肢体颤动,肌张力正常或增高,原始反射(如拥抱反射、吸吮反射)正常或稍活跃,一般症状在24小时内明显,3天内逐渐消失,预后多良好。
2.中度:患儿出现嗜睡、反应迟钝,肌张力减低,拥抱、吸吮反射减弱,常有惊厥,症状在1周内消失,部分可能留有后遗症。
3.重度:患儿昏迷,肌张力松软,拥抱、吸吮反射消失,频繁惊厥,多在数日内死亡,存活者常留有严重神经系统后遗症。
三、相关因素及影响
不同孕周、出生体重的新生儿发生HIE的风险不同,孕周越小、出生体重越低,发生风险相对越高。其预后与病情严重程度、治疗干预时机等密切相关,早期识别并采取合理干预措施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需结合围生期窒息史、临床表现及头颅超声、磁共振成像(MRI)等辅助检查综合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