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斑狼疮临床表现有皮肤黏膜的面部对称性蝶形红斑、盘状红斑、光过敏、口腔溃疡等及全身的发热、乏力、体重下降等非特异性表现,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可现贫血等、尿常规可见蛋白尿等、自身抗体检测中ANA是筛查重要指标、抗ds-DNA特异性高且与活动度相关、抗Sm是标记性抗体特异性高但阳性率低、补体C3、C4常降低提示活动,育龄期女性需关注相关情况、儿童表现不典型多系统受累、老年患者需考虑基础疾病及药物相互作用等需全面谨慎检查。
一、临床表现排查
1.皮肤黏膜表现: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常出现面部对称性蝶形红斑,盘状红斑多见于皮肤型红斑狼疮,还可伴有光过敏(暴露于日光后皮肤症状加重)、口腔溃疡等;
2.全身症状:可出现发热(低、中度热多见)、乏力、体重下降等非特异性表现。
二、实验室检查项目
1.血常规:可能出现贫血(血红蛋白降低)、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
2.尿常规:可见蛋白尿、血尿、管型尿,提示肾脏受累;
3.自身抗体检测:
抗核抗体(ANA):是筛查红斑狼疮的重要指标,多数患者ANA阳性,但特异性较低;
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对SLE有较高特异性,且与疾病活动度相关;
抗史密斯抗体(抗Sm):是SLE的标记性抗体,特异性高,但阳性率相对较低;
补体水平:补体C3、C4常降低,提示疾病活动。
三、特殊人群考虑
育龄期女性:红斑狼疮在育龄期女性中发病率较高,需关注月经、生育相关情况,评估疾病对妊娠的影响及妊娠对疾病的影响;
儿童:儿童红斑狼疮临床表现不典型,可能以多系统受累起病,如关节痛、皮疹、发热等,需结合儿童特点全面综合评估;
老年患者: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实验室检查时需考虑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检查需更全面且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