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疝处理先维持呼吸道通畅并快速用甘露醇等降颅内压,通过影像学明确病因如颅内血肿、肿瘤等后针对性处理,儿童重非药物干预和术式选择,老年兼顾基础病评估手术风险,妊娠期需多学科协作权衡母婴预后选合适措施。
一、紧急处理
1.维持呼吸道通畅:立即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清除口腔分泌物及呕吐物,防止窒息。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保证有效通气与氧供。
2.降低颅内压:迅速应用脱水药物,首选20%甘露醇静脉快速滴注,一般按1-2g/kg体重给药,可快速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同时可联合使用呋塞米等利尿剂协同降颅压。
二、病因治疗
1.明确病因:通过头颅CT、MRI等影像学检查快速确定脑疝病因,常见病因包括颅内血肿(如硬膜外、硬膜下、脑内血肿)、颅内肿瘤、严重脑外伤、脑出血等。
2.针对性处理:
若为颅内血肿所致,需尽快行手术清除血肿,如硬膜外血肿可行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硬膜下血肿可采用钻孔引流或开颅清除等方式;
若为颅内肿瘤引起,评估后尽早行肿瘤切除手术;
若为感染性疾病导致,需同时进行抗感染治疗,控制感染源以缓解颅内压增高。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脑疝:儿童颅骨骨缝未完全闭合,颅内代偿空间相对较大,但病情变化极快。处理时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维持呼吸循环稳定,避免随意使用可能影响儿童发育的药物,手术需充分评估儿童生理特点,选择微创或适宜的术式。
2.老年脑疝:老年人多合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肺功能不全等),处理时需兼顾基础疾病控制,手术风险评估要更谨慎,优先选择对机体创伤较小且有效的治疗方式,密切监测基础疾病变化。
3.妊娠期脑疝:需多学科协作,在保障孕妇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对胎儿的影响,治疗方案需权衡母婴双方预后,优先选择对胎儿影响最小且能有效缓解颅内压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