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体破裂是妇科常见急腹症,分自发性与外力致破裂,内在因素是黄体期黄体脆弱等易自发破裂,外在因素为剧烈运动等致内部压力骤增破裂,临床表现有下腹突然疼痛伴恶心呕吐等及阴道少量出血或失血性休克,诊断靠了解病史、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超声等,治疗分保守与手术,特殊人群育龄女性需避免剧烈运动等高发人群,有基础疾病者应预防并定期监测相关指标。
一、定义
黄体破裂是妇科常见急腹症,指成熟卵泡排卵后形成的黄体,因内在或外在因素导致破裂出血,可分为自发性破裂及外力作用引发的破裂。
二、发病机制
内在因素:黄体期黄体内部血管化增多,形成黄体囊肿,此时黄体组织脆弱,若自身凝血功能异常等,易自发破裂。
外在因素:剧烈运动(如奔跑、跳跃、用力排便等)、性交、腹部撞击等外力作用,可致黄体内部压力骤增而破裂。
三、临床表现
腹痛:多为突然发作的下腹疼痛,疼痛程度不一,部分呈持续性胀痛,部分为剧烈刺痛,可伴恶心、呕吐等。
阴道出血:部分患者可有阴道少量出血,若出血量大,可出现失血性休克表现,如头晕、乏力、心慌、面色苍白等。
四、诊断
病史:了解患者近期是否有剧烈运动、性交等情况。
体格检查:下腹有压痛、反跳痛,妇科检查可见宫颈举痛、附件区压痛等。
辅助检查:超声检查可发现盆腔积液、黄体血肿等;血常规可提示血红蛋白下降等失血表现。
五、治疗
保守治疗:适用于病情较轻、出血少的患者,采取卧床休息,应用止血药物等,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手术治疗:病情严重、出血多或保守治疗无效者,需行手术治疗,如黄体破裂修补术等。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育龄女性:为高发人群,日常需避免剧烈运动,性生活应适度,以降低黄体破裂风险;若出现下腹突发疼痛,需及时就医排查。
有基础疾病者:如存在凝血功能障碍等疾病的女性,更应注意预防黄体破裂,定期监测相关指标,出现异常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