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溢血也称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急性期病死率高。发病与脑血管的病变有关,常见的前兆有头痛、呕吐、一侧肢体和面部感觉异常、意识障碍、眼部症状、血压异常等。有上述症状应立即就医,同时预防脑溢血要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戒烟限酒,注意保暖,避免情绪激动,定期体检。
1.头痛:头痛是脑出血的首发症状,常常位于出血一侧的头部;当颅内压力增高时,疼痛会发展到整个头部。头晕常与头痛伴发,特别是在小脑和脑干出血时。
2.呕吐:呕吐是颅内压升高的常见症状,通常呈喷射状。
3.一侧肢体和面部的感觉异常:表现为口唇、面舌、肢体麻木,耳鸣、听力下降,走路不稳等。
4.意识障碍:表现为嗜睡、昏迷,严重者可出现深度昏迷。
5.眼部症状:如眼前一过性黑朦,或一只眼睛视物不清,眼前有黑点等。
6.血压异常:血压突然升高到200/120mmHg以上,或血压突然降至80/50mmHg以下。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人群,应高度警惕脑溢血的发生,立即就医,进行头颅CT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此外,预防脑溢血的发生也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建议:
1.控制血压:高血压是脑溢血的主要危险因素,应定期测量血压,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2.控制血糖、血脂:糖尿病、高血脂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血脂,饮食上应低盐、低脂、低糖。
3.戒烟限酒:吸烟、饮酒会增加脑血管病的风险,应戒烟限酒。
4.注意保暖:寒冷天气应注意保暖,避免血压波动。
5.避免情绪激动: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激动、紧张、焦虑等。
6.定期体检:有脑血管病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人群,应定期进行体检,及早发现脑血管病的隐患。
总之,脑溢血的前兆症状多种多样,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高度警惕,及时就医,以便早发现、早治疗,降低脑溢血的病死率和致残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