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防控需避免儿童与传染源密切接触,注意饮食饮水卫生、保持居住环境通风良好,教导儿童不共用物品并及时洗手,儿童要养成勤洗手或用免洗洗手液的好习惯,定期对儿童玩具餐具衣物消毒,婴幼儿家长需关注其口腔皮疹,免疫力低下人群加强防护,儿童出现持续高热、精神差等重症表现要立即就医。
一、传染源防控
手足口病主要传染源为患病儿童及隐性感染者,应避免让儿童与传染源密切接触,如发现周围有手足口病患者,应尽量减少儿童与之接触的机会。二、传播途径阻断
1.消化道传播:要注意饮食卫生,确保食物清洁,避免食用生冷食物,饮水要保证安全卫生。2.呼吸道传播:保持居住环境通风良好,每日开窗通风至少2-3次,每次通风30分钟以上,降低空气中病毒浓度。3.密切接触传播:教导儿童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餐具、玩具等物品,接触公共物品后要及时洗手。三、个人及环境防护
1.个人防护:儿童应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采用正确的洗手方法,即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洗手,洗手时间不少于20秒。外出时若无法及时洗手,可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2.环境消毒:定期对儿童的玩具、餐具、衣物等进行消毒,玩具可使用稀释后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餐具可煮沸消毒15分钟左右,衣物在阳光下暴晒。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婴幼儿:家长要密切关注婴幼儿的口腔情况,保持口腔清洁,可在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同时要留意婴幼儿的皮疹情况,避免婴幼儿搔抓皮疹,防止皮肤破损引起继发感染。由于婴幼儿免疫力相对较低,更应加强环境清洁和个人防护措施的落实。2.免疫力低下人群:如患有基础疾病、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等的儿童,要更加严格做好防护,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家人若有感冒等情况要与该类儿童隔离,减少病毒接触机会。五、及时就医提示
当儿童出现持续高热(体温超过39℃,持续不退)、精神差、呕吐、肢体抖动、呼吸急促等表现时,提示可能病情较重,需立即带儿童就医,以便及时进行诊治,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