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处理包括急性期脓肿形成时及时切开引流及髓腔开放患牙的开髓引流,根治处理有急性期后对患牙的根管治疗及无法保留患牙的拔除,特殊人群中儿童操作要轻柔并强调口腔卫生,妊娠期选妊娠中期处理,糖尿病需控制血糖后治疗,抗生素仅在有明显感染扩散迹象时考虑使用且避免滥用。
一、应急处理
1.切开引流:急性期脓肿形成时,需及时切开引流,选取波动感明显部位切开,使脓液顺利排出,迅速缓解疼痛与肿胀,此操作可减轻局部压力,避免感染进一步扩散。
2.开髓引流:对于髓腔开放的患牙,可通过开髓,让根尖周的炎性渗出物经根管引流至髓腔,再从龋洞排出,从而减轻根尖部的压力,缓解疼痛。
二、根治处理
1.根管治疗:急性期症状缓解后,对患牙进行根管治疗,包括根管预备(清除根管内感染物质)、根管消毒(使用合适药物杀灭残留细菌)、根管充填(严密充填根管,隔绝外界感染),以彻底消除感染源,恢复患牙功能。
2.患牙拔除:若患牙无法通过根管治疗保留,如严重破坏无保留价值或反复发生感染的患牙,则考虑拔除患牙,拔除后需指导患者后续修复方案的选择。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操作需更加轻柔,避免损伤周围稚嫩组织,同时需向家长强调术后口腔卫生的重要性,如指导正确刷牙方法,督促定期复诊,因为儿童口腔卫生维护能力较弱,易导致再次感染。
2.妊娠期患者:治疗时机选择需谨慎,优先选择妊娠中期(4-6个月)进行相对安全的处理,避免在妊娠早期(易致流产)和晚期(易致早产)进行有创操作,操作过程中需告知患者治疗的必要性及风险。
3.糖尿病患者:需将血糖控制在相对平稳状态(空腹血糖一般建议控制在8.3mmol/L以下)后再进行治疗,因为高血糖环境不利于创口愈合,易增加感染复发风险,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血糖变化。
4.抗生素使用:一般仅在有明显感染扩散迹象(如发热、淋巴结肿大等)时考虑使用抗生素,选择合适抗生素种类,避免滥用,同时注意特殊人群的用药禁忌,如儿童需避免使用可能影响牙齿发育等的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