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脓肿是化脓性细菌侵入脑实质致化脓性炎症局限化的中枢神经系统严重感染病,病因有邻近感染灶蔓延、血源性感染、颅脑外伤或手术,临床表现包括全身感染症状、颅内压增高表现及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诊断依靠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治疗主要是手术引流脓肿并使用敏感抗生素,同时需考量不同人群如儿童、有基础疾病、女性等的相关情况及保持良好生活方式。
一、定义
脑脓肿是由化脓性细菌侵入脑实质,引发化脓性炎症并逐渐局限化形成的局限性脓肿,属于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二、病因
1.邻近感染灶蔓延:如中耳炎、乳突炎可经解剖通道蔓延至颅内;鼻窦炎可通过颅底骨质缺损处侵入脑内引发感染。
2.血源性感染: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灶(如皮肤感染、心内膜炎等),细菌随血流播散至脑内,在脑实质内定植形成脓肿。
3.颅脑外伤或手术:颅脑外伤导致细菌直接进入脑内,或骨折碎片等异物带入细菌;颅脑手术操作不当引入细菌,均可引发脑脓肿。
三、临床表现
1.全身感染症状:急性期患者多有发热、畏寒、乏力等表现,儿童体温波动可能较明显,需重点监测。
2.颅内压增高表现:出现头痛、呕吐,婴幼儿因颅骨骨缝未完全闭合,可能有前囟饱满、头围增大等不典型表现。
3.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依脓肿所在部位而异,如脓肿位于额叶可致精神症状、偏瘫;位于颞叶可出现失语、象限盲等。
四、诊断
1.影像学检查:头颅CT可初步发现脑内低密度病灶伴周围水肿;头颅MRI对脓肿显示更清晰,能精准判断其位置、大小及与周围组织关系。
2.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可见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等感染指标异常。
五、治疗
主要通过手术引流脓肿(如穿刺引流或开颅切除),并使用敏感抗生素抗感染。不同人群需综合考量:儿童患者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优先选择安全抗感染药物;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患者需控制基础疾病以利康复;女性患者治疗期间需关注月经周期对身体状况的影响,治疗中保持良好生活方式(保证充足休息、合理饮食等)助力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