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勤洗手并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定期清洁消毒儿童物品且保持居住环境通风,尽量减少带儿童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密切留意儿童健康状况,婴幼儿需更细致护理,有基础疾病儿童要避免接触传染源。
一、个人卫生防护
1.勤洗手:在接触口鼻前、进食前、更换尿布后等时刻,务必使用肥皂或含酒精的洗手液认真洗手,研究表明规范洗手可有效减少手足口病病毒经手传播的风险,因为手足口病病毒能通过手接触污染的物品后再接触口鼻等黏膜部位引发感染。
2.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掩口鼻,并用正确方式妥善处理用过的纸巾,防止病毒通过飞沫等途径传播。
二、环境清洁与消毒
1.物品清洁消毒:定期对儿童的玩具、餐具、生活用品等进行清洁消毒,可选用含氯消毒剂等合适的消毒剂,依据相关研究,对常用物品表面定期有效消毒能降低病毒存活从而减少传播机会。
2.居住环境通风:保持居住环境通风良好,每天开窗通风一定时间,如2-3次,每次15-30分钟,这样有助于降低室内空气中病毒的浓度。
三、避免聚集性场所暴露
尽量减少带儿童前往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像超市、游乐场等,大量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人群聚集场所手足口病病毒传播风险显著增高,因为人员复杂,病毒容易相互传播。
四、关注儿童健康状况
家长需密切留意儿童身体状况,一旦发现儿童有发热、手、足、口等部位出现皮疹等症状,要及时带其就医,并让患儿居家隔离,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这能有效阻断疾病在家庭内和社区内的传播链,临床观察证实及时隔离对控制传播至关重要。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婴幼儿:由于婴幼儿自我卫生管理能力弱,家长要更细致地做好个人卫生护理,定期清洁婴幼儿的玩具和经常接触的物品,降低感染风险,因为婴幼儿接触物品后易通过手-口途径感染病毒。
有基础疾病儿童:这类儿童免疫力相对较低,感染手足口病后病情可能更严重,所以需格外注意避免其接触手足口病传染源,如避免带此类儿童去已明确有手足口病患儿的场所等,最大程度保障其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