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性阴道炎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一般治疗要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搔抓、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糖尿病患者积极治原发病;药物治疗分局部用药(如唑类、咪康唑、制霉菌素制剂)和全身用药(氟康唑等,全身用药有副作用需评估);特殊人群中妊娠期女性以局部治疗为主,糖尿病患者需积极控血糖。
一、一般治疗
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勤换内裤,用过的内裤、盆及毛巾均应用开水烫洗。
治疗期间应避免性生活,以防交叉感染。对于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因为糖尿病是霉菌性阴道炎的常见诱因之一,高血糖环境有利于霉菌生长繁殖。
二、药物治疗
局部用药:可选用唑类抗真菌药物,如克霉唑制剂,每晚1粒(150mg),置于阴道深部,连用7日;或克霉唑栓,每晚1粒(200mg),连用3日;也可选用咪康唑制剂,每晚1粒(200mg),连用7日,或每晚1粒(400mg),连用3日;还可选用制霉菌素制剂,每晚1粒(10万U),连用10-14日。局部用药适用于单纯性霉菌性阴道炎患者,能直接作用于阴道局部,抑制霉菌生长。
全身用药:对于不能耐受局部用药、未婚女性及不愿采用局部用药者,可选用口服药物,如氟康唑150mg,顿服。但全身用药可能会有一些副作用,如胃肠道反应等,在使用前需要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尤其是有基础疾病的患者。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妊娠期女性:妊娠期霉菌性阴道炎的治疗需要谨慎,以局部治疗为主,尽量避免全身用药。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药物,如克霉唑制剂等。因为妊娠期女性的生理变化可能导致霉菌更容易滋生,且需要考虑药物对胎儿的安全性,所以治疗时要权衡利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同时要注意保持外阴清洁,避免病情反复。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时,阴道内糖原含量升高,酸度增加,有利于霉菌生长繁殖,所以需要积极控制血糖水平。在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同时,严格管理糖尿病,包括饮食控制、适当运动以及必要时的药物治疗等,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才能更好地治疗霉菌性阴道炎并防止其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