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性葡萄胎由受精卵发育异常致染色体核型多为三倍体,病理见绒毛局部水泡状改变、滋养细胞轻度增生等,临床表现有停经后阴道流血、子宫部分大于停经周数伴较轻腹痛,诊断靠超声见宫腔部分囊性水泡状回声及hCG测定高于相应孕周但低于完全性葡萄胎,治疗是确诊后清宫高危无生育要求者可子宫切除,预后一般较好少数可恶变,育龄女性清宫后避孕1-2年选避孕套等不用宫内节育器,不同年龄患者按自身情况调整随访和治疗方案。
一、定义
部分性葡萄胎是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一种,由受精卵发育异常引发,染色体核型多数为三倍体,通常因一个正常卵子与两个精子受精,或一个正常精子与一个异常卵子受精所致。
二、病理表现
绒毛呈局部性水泡状改变,滋养细胞局灶性轻度增生,间质内可见水肿及胎源性血管,一般胎儿组织或胚胎多已死亡。
三、临床表现
1.阴道流血:停经后出现阴道流血,出血量可多可少。
2.子宫大小:部分患者子宫大于停经周数,但较完全性葡萄胎子宫增大程度相对轻。
3.腹痛:部分患者伴有腹痛,但程度相对较轻,也有患者无明显腹痛症状。
四、诊断方法
1.超声检查:可见子宫虽大于相应孕周,但宫腔内可见部分囊性、水泡状回声,有时可见胎儿或胚胎组织。
2.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测定:血清hCG水平通常高于相应孕周的正常妊娠,但低于完全性葡萄胎的hCG水平。
五、治疗方式
确诊后及时行清宫术,清宫时需预防出血过多、子宫穿孔等并发症;对于年龄较大、无生育要求且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可考虑行子宫切除术。
六、预后情况
一般预后较好,但少数患者可发展为侵蚀性葡萄胎等。清宫后需定期随访,监测血清hCG水平、超声等,早期发现复发或恶变。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育龄女性:清宫后需严格避孕1-2年,避孕可选择避孕套或口服短效避孕药等,避免使用宫内节育器,因可能混淆子宫出血原因。
2.不同年龄患者:年轻患者恢复相对较快,但仍需遵循随访和避孕要求;老年患者需关注自身基础健康状况对治疗和随访的影响,如是否合并其他基础疾病等,从而调整随访和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