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高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引起的代谢性疾病常见表现,与肾脏疾病相关,尿酸盐结晶沉积可致尿酸性肾病及形成恶性循环,年龄大、长期高尿酸血症、不良生活方式者肾脏受累风险高;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是心血管疾病独立危险因素,会通过多种机制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等风险,有家族史、肥胖、缺乏运动等人群关联更紧密;与糖尿病相关,通过影响胰岛素信号通路等干扰糖代谢增加患病风险,肥胖、久坐、有家族史、年龄大的人群关联显著,不同个体因生活方式和遗传背景发病风险有差异。
一、与肾脏疾病相关
尿酸高时,尿酸盐结晶容易在肾脏沉积,可引发尿酸性肾病。早期可能仅有夜尿增多、微量白蛋白尿等表现,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肾功能减退,表现为血肌酐、尿素氮升高等。长期高尿酸血症导致的肾脏病变,会进一步影响肾脏对尿酸等物质的代谢功能,形成恶性循环。在年龄较大、有长期高尿酸血症病史的人群中,肾脏受累的风险相对更高,男性和女性在这方面并无绝对的性别差异,但不同生活方式下,如长期大量饮酒、高蛋白饮食的人群,肾脏受累风险会增加。
二、与心血管疾病相关
高尿酸血症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尿酸水平升高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影响心血管系统,如促进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影响血管内皮功能等。尿酸高痛风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明显增高。在有家族心血管疾病史、本身存在肥胖、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中,这种关联更为紧密。男性和女性在心血管疾病方面因高尿酸血症痛风引发的风险差异可能与激素水平等因素有一定关系,但总体上高尿酸血症对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影响是普遍存在的。
三、与糖尿病相关
高尿酸血症与2型糖尿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尿酸可能通过影响胰岛素信号通路、促进炎症反应等机制干扰糖代谢,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对于有肥胖、久坐不动等生活方式的人群,以及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高尿酸血症痛风更容易成为糖尿病的前兆表现。年龄较大的人群随着机体代谢功能逐渐衰退,这种关联也更为显著,男性和女性在这一关联中并无本质性别差异,但不同个体因生活方式和遗传背景等因素,发病风险会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