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微脑震荡是头部受外力打击致短暂脑功能紊乱且无明显颅内器质性病变,有受伤后短暂意识丧失、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局部症状及近事遗忘等记忆与认知问题,诊断需明确外伤史、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及头颅影像无器质性病变,治疗以对症支持休息为主,康复要逐步恢复活动、监测症状,儿童需警惕二次损伤、孕妇慎做影像检查、老年人关注基础病并循序渐进康复。
一、定义
轻微脑震荡是头部遭受外力打击后引发的短暂性脑功能紊乱,属于轻度脑损伤范畴,通常无明显的颅内器质性病变。
二、症状表现
1.意识障碍:受伤后可出现短暂意识丧失,一般不超过30分钟。
2.局部症状:常见头痛、头晕、恶心呕吐,部分患者伴有耳鸣、视物模糊等表现。
3.记忆与认知:可能出现近事遗忘,即对受伤前后一段时间的事件记忆缺失,同时可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等情况。
三、诊断要点
1.病史采集:明确头部外伤史,包括受伤机制、受伤时间等。
2.神经系统检查:多数患者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但需排除其他严重颅脑损伤。
3.影像学检查:头颅CT或MRI检查无颅内出血、脑挫裂伤等器质性病变,是排除严重损伤的重要手段。
四、治疗原则
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休息是关键,让患者处于安静环境中,避免再次头部受伤。一般无需特殊药物治疗,针对头痛、头晕等症状可采取对症处理,但需避免滥用药物。
五、康复注意事项
1.逐步恢复活动:受伤后需休息数天至数周,待症状明显缓解后,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但应避免剧烈运动、高空作业等可能再次受伤的活动。
2.症状监测:密切观察头痛、头晕等症状是否持续不缓解或加重,若出现剧烈头痛、呕吐、意识改变等情况,需及时就医。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脑震荡后恢复可能较缓慢,且需特别警惕二次损伤,家长应密切观察儿童精神状态、是否出现嗜睡、频繁呕吐等异常表现,必要时及时就医。
孕妇:需谨慎进行影像学检查,遵循辐射防护原则,同时密切关注孕妇及胎儿状况,若出现异常需及时评估处理。
老年人:老年人轻微脑震荡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康复过程中需关注身体整体状况,避免因休息过度导致肌肉萎缩等问题,康复活动应循序渐进,并定期监测神经系统症状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