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溢血发病2周内是急性期,常见前兆有头痛、呕吐、一侧肢体和面部感觉异常、意识障碍、眼部症状等,这些症状缺乏特异性,其他疾病也可能出现类似症状。有高危因素人群出现疑似症状应立即就医,日常生活中应控制血压、血糖、血脂,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定期体检,避免诱因,预防脑溢血发生。
1.头痛:几乎是所有脑溢血患者都有的首发症状,常常位于出血一侧的头部;当颅内压力增高时,疼痛会发展到整个头部。如果头痛固定在某一部位,可能是脑溢血的先兆。
2.呕吐:通常与头痛相伴出现,其特点是多为喷射状呕吐。当脑压升高时,呕吐症状会加重。
3.一侧肢体和面部的感觉异常:如口角歪斜、流涎、吞咽困难、肢体麻木无力等,这是因为脑溢血会影响感觉神经或运动神经。
4.意识障碍:表现为嗜睡、昏迷等,程度会逐渐加重。
5.眼部症状:如眼前一过性黑朦、视野缺损、头晕、恶心等,这可能是脑溢血的早期预警信号。
6.其他症状:如失语、大小便失禁等。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前兆症状并不是脑溢血的特异性表现,其他疾病也可能出现类似症状。因此,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脑溢血高危因素的人群,应立即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如果确诊为脑溢血,应尽快采取治疗措施,包括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手术治疗等,以降低死亡率和残疾率。
在日常生活中,预防脑溢血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建议:
1.控制血压:高血压是脑溢血的主要危险因素,应定期测量血压,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2.控制血糖、血脂:糖尿病和高血脂也会增加脑溢血的风险,应积极控制血糖、血脂。
3.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适量运动,低盐、低脂饮食,多吃蔬菜水果。
4.定期体检:有脑溢血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体检,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5.避免诱因:避免情绪激动、用力过猛、过度劳累、气候变化等诱因,这些因素可能导致血压升高,诱发脑溢血。
总之,脑溢血的前兆症状多样,但缺乏特异性。对于高危人群来说,一旦出现疑似症状,应立即就医,以便早诊断、早治疗。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控制高危因素,有助于预防脑溢血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