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急性期有持续高热、双侧球结合膜非化脓性充血、口唇充血皲裂呈草莓舌样改变、手足硬性水肿掌跖红斑恢复期膜状脱皮、多形性红斑猩红热样皮疹、单侧颈部非化脓性淋巴结肿大等表现,亚急性期可出现指趾端膜状脱皮进一步发展、关节疼痛、心肌炎等,儿童是高发人群女男症状无显著差异需密切观察有病史者按新发病例评估且生活上要让患儿多休息保证营养摄入。
一、急性期主要症状
1.发热:多为持续性高热,体温常达39℃以上,且持续时间通常≥5天,抗生素治疗无效,这是川崎病最突出的早期表现,发热是机体免疫系统对炎症反应的体现,儿童尤其易出现高热且持续不退的情况。
2.球结合膜充血:多为双侧球结合膜非化脓性充血,表现为眼白部分发红,无脓性分泌物,这是由于全身血管炎累及眼部血管所致。
3.口唇及口腔表现:口唇充血皲裂,严重时可出血;口腔黏膜弥漫充血,舌乳头突起、充血,呈草莓舌样改变,这与口腔局部血管炎及炎症反应有关。
4.手足症状:急性期手足出现硬性水肿、掌跖红斑,恢复期指(趾)端会出现膜状脱皮,这是川崎病累及手足血管及皮肤的典型表现,儿童的手足皮肤对炎症反应较为敏感,易出现此类改变。
5.皮肤表现:多形性红斑和猩红热样皮疹较为常见,皮疹可分布于全身多处,无特异性,但具有一定诊断提示意义,皮肤表现是全身血管炎在皮肤的体现。
6.颈部非化脓性淋巴结肿大:常为单侧颈部淋巴结肿大,直径多>1.5cm,质地坚硬但无化脓表现,这是炎症累及颈部淋巴结引发的反应。
二、亚急性期表现
此阶段可能出现指(趾)端膜状脱皮进一步发展,部分患儿还可能有关节疼痛、心肌炎等表现,如出现心悸、心电图异常等,这是因为血管炎在亚急性期仍可能持续影响心脏等器官,不同年龄儿童在亚急性期的症状表现可能因个体差异略有不同,但总体是炎症反应的延续。
特殊人群考虑
儿童是川崎病的高发人群,女性与男性在症状表现上无显著性别差异,但儿童身体机能尚未完全发育,对高热等症状的耐受及应对能力较弱,需更密切观察其体温、手足、皮肤等症状变化;对于有川崎病病史的儿童,再次发病时症状可能有一定特点,但仍需按照新发病例规范评估,生活方式上要注意让患儿多休息,保证营养摄入,以支持机体应对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