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有急性发作特点多在夜间或清晨突然起病致关节红肿热痛等,慢性期可现痛风石等,实验室检查血尿酸升高是重要指标且急性发作期部分患者血尿酸可正常,关节液找到尿酸盐结晶可确诊,影像学X线急性多无异常慢性等有表现,超声可发现尿酸盐沉积,需与类风湿关节炎等鉴别,不同人群如女性更年期后、肥胖、有家族史等有相应痛风风险及需注意事项。
一、症状表现观察
1.急性发作特点:多在夜间或清晨突然起病,受累关节迅速出现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常见第一跖趾关节,也可累及足背、踝、膝等关节,单侧关节受累多见,疼痛程度剧烈,如刀割或咬噬样。
2.慢性期表现:可出现痛风石,多见于耳轮、关节周围等部位,皮下痛风石表现为大小不一的黄白色赘生物,破溃后可排出白色尿酸盐结晶物,还可能有关节畸形、活动受限等情况。
二、实验室检查评估
1.血尿酸检测:血尿酸水平升高是痛风的重要生化指标,但急性发作期部分患者血尿酸可正常,需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判断,男性血尿酸>420μmol/L,女性绝经后>360μmol/L可考虑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2.关节液检查:抽取受累关节滑液,经偏振光显微镜检查发现双折光的针形尿酸盐结晶,对痛风有确诊价值,若在关节液中找到尿酸盐结晶,基本可确诊痛风。
三、影像学检查辅助
1.X线检查:急性发作期X线多无明显异常,慢性期或反复发作后可见关节软骨缘破坏,关节面不规则,痛风石处可见骨质缺损,周围呈偏心性圆形或椭圆形透亮区,可辅助判断痛风病程及关节损害情况。
2.超声检查:可发现关节腔内尿酸盐沉积,对早期诊断有一定帮助,尤其能检测出X线不易发现的痛风石,对于早期发现痛风病变有重要意义。
四、鉴别诊断考量
需与类风湿关节炎、化脓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等疾病鉴别,类风湿关节炎多为对称性小关节受累,实验室检查类风湿因子等指标异常;化脓性关节炎常有全身感染症状,关节液培养可发现致病菌等;创伤性关节炎有明确外伤史。同时要考虑不同人群特点,如女性更年期后雌激素水平下降,痛风风险增加,需更关注血尿酸监测;肥胖人群应注意控制体重以降低痛风发作风险,因为肥胖会影响尿酸代谢;有家族史人群需定期体检筛查血尿酸等指标,以便早期发现痛风相关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