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舒适环境需调节室温至22-25℃、湿度50%-60%,调暗光线、播放白噪音;安抚方式有怀抱、哺乳、抚摸;要建立固定bedtime流程并控制白天睡眠时间;早产儿等特殊宝宝营造环境和安抚要更谨慎,以宝宝安全舒适为首要。
一、营造舒适环境
1.温度与湿度:将室内温度调节至22~25℃,湿度保持在50%~60%,这是宝宝感觉舒适的范围,利于入睡,研究表明适宜的温湿度能让宝宝身体放松,减少不适。
2.光线:调暗室内光线,可拉上窗帘或使用遮光帘,营造类似夜晚的昏暗环境,帮助宝宝区分昼夜,引导进入睡眠状态。
3.声音:播放轻柔舒缓的白噪音,如雨滴声、海浪声等,能掩盖外界嘈杂声音,让宝宝安静下来,有研究显示白噪音对安抚宝宝情绪、促进入睡有一定作用。
二、安抚方式
1.怀抱安抚:轻轻抱起宝宝,用手轻柔地拍打宝宝的背部,频率适中,让宝宝感受到熟悉的身体接触和晃动,这种方式能让宝宝有安全感,因为在子宫内宝宝也常处于被晃动的环境中。
2.哺乳安抚: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通过哺乳来安抚是有效的方式,母乳中的成分不仅能提供营养,其吮吸动作还能让宝宝获得满足感,从而逐渐入睡,但要注意哺乳后避免宝宝含着乳头入睡,以防发生呛咳等危险。
3.抚摸安抚:用手掌轻轻抚摸宝宝的额头、脸颊、手心、脚心等部位,动作要轻柔,抚摸可以刺激宝宝的皮肤神经,传递温暖信号,帮助宝宝放松肌肉,进入睡眠状态。
三、规律作息
1.建立固定bedtime流程:每天在相近的时间进行一系列固定活动,比如先给宝宝换尿布、轻柔地洗澡、穿上舒适的睡衣,然后进行上述的安抚方式,让宝宝形成生物钟,知道接下来要睡觉了,研究发现规律的作息有助于宝宝更好地入睡。
2.控制白天睡眠时间:如果宝宝白天睡眠时间过长,会影响晚上的入睡,所以要适当控制白天的睡眠时间,比如白天每次睡眠时间不宜超过2~3小时,且间隔时间合理安排,让宝宝晚上有足够的困倦感来入睡。
特殊人群提示
对于早产儿或有基础疾病的宝宝,在营造舒适环境时要更加谨慎,温度、湿度等指标可能需要根据医生建议进行调整;在安抚方式上,要避免过度摇晃等可能对宝宝身体造成不良影响的动作,尽量采用轻柔、温和的方式,如采用更轻柔的抚摸和更舒缓的白噪音等,始终以宝宝的安全和舒适为首要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