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外伤是头部受外界暴力致头皮颅骨脑实质损伤分闭合性与开放性,常见诱因有交通事故、高处坠落等不同人群风险有别,轻度有头痛头晕等短期症状需观察,重度有持续昏迷等危急表现,诊断靠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头颅CT、MRI,儿童防迟发性颅内血肿,老年人重监测防并发症,特殊职业需守安全规范降风险。
一、定义
脑外伤是指头部受到外界暴力作用而引发的损伤,涵盖头皮损伤、颅骨骨折以及脑实质损伤等不同层面的病理改变,按受伤机制可分为闭合性脑外伤与开放性脑外伤,前者是头部受外力作用后头皮、颅骨保持完整,脑组织与外界不相通;后者则是头皮、颅骨、硬脑膜均有破损,脑组织与外界相通。
二、常见原因
脑外伤的常见诱因包括交通事故、高处坠落、暴力打击(如钝器击伤、锐器刺伤等)、运动损伤等,不同年龄、生活方式人群发生脑外伤的风险有所差异,例如儿童因活动协调性差易在跌倒等情况下发生脑外伤,老年人因反应迟缓、平衡能力下降,在摔倒等情形下更易受创。
三、临床表现
1.轻度脑外伤:可能出现头痛、头晕、短暂性意识障碍(持续时间通常较短,数分钟内恢复)、恶心呕吐等症状,神经系统体征可能不明显,经短期休息后部分症状可缓解,但仍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以防迟发性颅内病变。
2.重度脑外伤:可表现为持续昏迷、肢体瘫痪、癫痫发作、喷射性呕吐、瞳孔大小不等或对光反射异常等,病情危急,需立即进行急救处理。
四、诊断方法
1.病史采集:详细询问受伤经过、受伤时间等情况。
2.体格检查:重点检查神经系统体征,如意识状态、肢体运动与感觉功能、瞳孔变化等。
3.影像学检查:头颅CT是常用的初步筛查手段,可清晰显示颅骨骨折、颅内出血等情况;头颅MRI对于细微脑组织损伤的诊断更为敏感,能进一步明确脑实质损伤的具体部位与程度。
五、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
儿童:由于儿童颅骨与脑组织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脑外伤后需格外警惕迟发性颅内血肿等情况,一旦出现呕吐加剧、意识改变等异常,应尽快就医。
老年人:老年人脑外伤后恢复能力相对较弱,且常合并基础疾病,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注意预防肺部感染、压疮等并发症,康复过程中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循序渐进的功能训练。
特殊职业人群:如从事高风险职业(如建筑、高空作业等)者,应严格遵守安全规范,佩戴防护装备,降低脑外伤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