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高危HPV感染是高危型别持续感染宫颈上皮的状态为宫颈癌重要危险因素,传播途径有性传播及母婴传播,多数健康女性感染后可自然清除部分会持续感染致病变,常用HPV核酸检测筛查,一过性感染者定期行宫颈细胞学等检查监测,持续感染需进一步阴道镜等检查并据病变程度治疗,育龄女性25岁左右起规律筛查,孕期发现需评估产后复查,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易持续感染病变需加强监测。
一、宫颈高危HPV感染的定义
宫颈高危HPV感染是指人乳头瘤病毒(HPV)中高危型别(如16、18、31等型别)持续感染宫颈上皮细胞的状态,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二、传播途径
1.性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在无保护性行为中,病毒可通过性接触直接传播至宫颈部位。
2.母婴传播:分娩过程中,胎儿通过感染HPV的产道可能被感染。
三、临床转归
1.自然清除:多数健康女性感染高危HPV后,机体免疫系统可在1~2年内清除病毒,仅有约5%~10%的女性会发生持续感染。
2.进展为病变:持续高危HPV感染可能引起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若不及时干预,部分CIN可进一步发展为宫颈癌,这一过程通常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
四、检测方法
1.HPV核酸检测:通过采集宫颈分泌物等标本,检测是否存在高危型HPVDNA,是筛查宫颈高危HPV感染的常用方法,能早期发现病毒感染情况。
五、处理原则
1.一过性感染:对于无临床症状且HPV一过性感染的女性,建议定期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如TCT)及HPV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多数可自行清除病毒。
2.持续感染:若高危HPV持续感染,需进一步行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检,以明确是否存在宫颈病变,根据病变程度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如对CINⅡ、CINⅢ者可能需行宫颈锥切术等。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育龄女性:应重视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包括HPV检测和TCT),建议有性生活的女性从25岁左右开始规律筛查,若结果异常需遵医嘱进一步检查。
2.孕期女性:孕期发现高危HPV感染时,需评估母婴风险,一般产后需复查HPV及宫颈情况,因为孕期激素变化可能影响机体对病毒的清除能力。
3.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如患有艾滋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人群,高危HPV感染后更易发生持续感染及病变进展,需加强监测,必要时提前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