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前需详细了解患者病史、评估手指病变部位及不同人群(儿童、老年、妊娠期女性)情况,操作时要常规消毒铺巾、准确定点、沿皮纹方向合适进针并轻柔精准松解粘连组织,术后要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适当休息制动并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开展康复锻炼,特殊人群需依自身状况谨慎处理相关治疗。
一、治疗前评估
需详细了解患者病史,包括手指腱鞘炎发作的时间、频率、既往治疗情况等,评估手指病变部位的肿胀、压痛、活动受限程度等,同时考虑年龄因素,如儿童患者因骨骼等发育未成熟,操作需更谨慎,充分评估风险与收益;老年患者常伴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需控制基础疾病稳定后再评估是否适合小针刀治疗;妊娠期女性进行小针刀治疗需慎重,优先考虑对胎儿无影响的保守措施,再评估治疗必要性及潜在风险。
二、操作过程
1.消毒铺巾:常规对治疗部位进行皮肤消毒,范围足够,铺无菌巾,创造无菌操作环境。
2.定点:准确确定病变的肌腱、腱鞘等组织的具体位置作为进针点,依据病变解剖位置精准定位。
3.进针:沿皮纹方向进针,保持进针角度和深度合适,避免损伤周围重要结构。
4.松解操作:运用小针刀进行适当松解动作(如切开、剥离等),松解粘连的腱鞘等组织,操作轻柔且精准,依病变程度控制松解力度。
三、术后注意事项
1.伤口护理:保持治疗部位伤口清洁干燥,短时间内避免沾水,观察伤口有无渗血、红肿等情况。
2.休息与制动:建议患者适当休息,避免过度使用患指,可短期制动利于恢复,但制动时间不宜过长,以防关节僵硬。
3.康复锻炼:术后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开展患指康复锻炼,如轻微屈伸活动等,避免剧烈运动,锻炼循序渐进。
四、特殊人群提示
1.儿童患者:儿童手指组织结构与成人不同,生长发育未完全,优先考虑非手术保守治疗(如物理治疗等),仅在保守治疗无效且充分评估风险收益比后,谨慎选择小针刀治疗,并密切观察术后反应。
2.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常伴基础疾病,治疗前需控制基础疾病稳定,治疗中操作要轻柔,术后加强伤口观察,预防感染等并发症,康复锻炼需依身体状况调整强度,避免锻炼不当致损伤加重。
3.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女性进行小针刀治疗需格外慎重,优先考虑对胎儿无影响的保守治疗措施(如局部热敷、适度按摩等)缓解症状,若必须治疗,充分评估必要性和对胎儿潜在风险,严格遵循无菌操作等规范,减少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