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根管治疗补的材料掉了时,需及时就诊评估,不同人群表现及生活方式等会影响评估。材料部分脱落且牙髓好时可重新充填,材料脱落伴牙髓感染需根管再治疗,不同人群根管再治疗有注意事项。预防再次脱落要避免咬硬物、保持良好口腔卫生、定期口腔检查,不同人群有相应注意要点。
重新处理的常见情况及方式
材料部分脱落且牙髓状况良好:若患牙剩余材料尚可,牙髓未受明显影响,医生可能会清洁患牙窝洞,然后使用与之前相同或合适的补牙材料重新进行充填修复。例如使用树脂材料等,树脂材料具有较好的美观性和一定的粘结性等特点,能较好地恢复牙齿的外形和功能。不同年龄患者在材料选择上可能有差异,儿童由于其口腔特点,可能会优先选择对牙髓刺激性小、操作相对简便且易于成形的材料,但总体需根据患牙具体情况由医生判断选择。
材料脱落伴牙髓感染迹象:如果材料掉落后出现牙髓感染相关症状,如明显疼痛、叩痛等,可能需要进行根管再治疗。根管再治疗包括去除原有根管充填物,再次清理、消毒、充填根管等步骤。对于儿童患者,根管再治疗时需更加注重操作的轻柔,避免过度刺激根尖周组织,同时要安抚儿童情绪,使其配合治疗。生活方式上,患者在根管再治疗期间应避免食用过硬、过黏的食物,防止牙齿再次受损或材料再次脱落。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需更加严格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环境不利于根尖周组织的愈合,医生在治疗前后可能会与患者的内科医生进行沟通协作,确保患者整体状况稳定。
预防再次脱落的注意事项
避免咬硬物: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应注意避免用患牙咬过硬的食物,如坚果、骨头等。儿童在饮食方面家长要给予关注和引导,避免其啃咬坚硬物体,防止补牙材料因受力过大而脱落。
保持良好口腔卫生: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早晚正确刷牙,使用牙线等辅助清洁工具清理牙缝。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刷牙方法的指导有所不同,儿童需要家长协助并进行正确的刷牙示范。保持口腔卫生良好可以减少牙齿周围的细菌滋生,降低牙齿继发龋坏等风险,从而间接预防补牙材料脱落。
定期口腔检查:建议每隔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及时发现牙齿及补牙材料的异常情况。不同年龄人群的口腔检查频率可根据自身口腔健康状况适当调整,儿童由于处于牙齿发育阶段,更应定期检查以确保牙齿健康发育。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患有牙周炎等,更要增加口腔检查频率,因为基础疾病可能会影响牙齿周围组织的健康,进而影响补牙材料的稳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