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脓肿是由细菌等病原体侵入脑内引发的含脓腔及周围水肿带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病因有邻近感染灶蔓延、血源性感染、颅脑外伤,临床表现急性期有发热头痛呕吐等全身感染症状及儿童特殊表现,慢性期有颅内压增高和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诊断靠头颅CT初步筛查及头颅MRI更优,治疗主要是手术引流脓腔并抗生素治疗,儿童需控感染源监测神经症状,妊娠期女性需综合胎儿安全与母亲病情个体化治疗。
一、定义
脑脓肿是由细菌等病原体侵入脑内引起的局限性化脓性炎症,形成包含脓腔及周围水肿带的病灶,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二、病因
1.邻近感染灶蔓延:如中耳炎、鼻窦炎、乳突炎等感染灶可直接蔓延至颅内引发脑脓肿,常见于儿童因耳部解剖结构特点更易发生此类情况。
2.血源性感染: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灶通过血液循环播散至脑内,如肺部感染、心内膜炎等,细菌随血流到达脑内形成脓肿。
3.颅脑外伤:开放性颅脑损伤使细菌直接进入脑内,或闭合性颅脑损伤后局部脑组织损伤继发感染形成脓肿,不同年龄人群中颅脑外伤导致脑脓肿的风险因外伤发生场景及处理情况而异。
三、临床表现
1.急性期表现:患者可出现发热、头痛、呕吐等全身感染症状,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儿童可能因表达能力受限而表现为哭闹、精神萎靡等。
2.慢性期表现: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如头痛进行性加剧、视神经乳头水肿,还可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如偏瘫、失语、癫痫发作等,不同性别患者在症状表现上无本质差异,但需结合个体具体情况判断。
四、诊断
1.影像学检查:头颅CT是初步筛查的常用方法,可显示脑内低密度病灶及周围水肿;头颅MRI对脑脓肿的诊断更具优势,能清晰分辨脓肿壁及脓腔情况,有助于准确判断脓肿位置、大小等。
五、治疗
主要通过手术引流脓腔以排出脓液,同时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不同年龄人群在治疗时需特别关注,儿童脑脓肿需谨慎选择治疗方案,优先考虑对儿童生长发育影响较小的治疗方式,严格遵循抗感染治疗原则,避免不必要的药物使用对儿童机体造成不良影响。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脑脓肿患者需更加注重感染源的控制,积极处理原发感染灶,由于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测神经系统症状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妊娠期女性发生脑脓肿时,需综合考虑胎儿安全与母亲病情,谨慎选择影像学检查及治疗手段,权衡利弊进行个体化治疗,体现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