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垂体瘤手术方式有经蝶窦入路(适多数微腺瘤及部分大腺瘤)与经颅手术(适侵袭性大腺瘤等),术前需完善垂体激素水平等检测及常规检查,垂体功能减退者需提前激素替代,术后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等,关注脑脊液漏、垂体功能减退、尿崩症等并发症处理,儿童需评估肿瘤对发育内分泌影响并监测激素,老年需术前评估脏器功能,妊娠患者综合评估手术时机优先妊娠安全。
一、手术方式
脑垂体瘤术主要包括经蝶窦入路手术与经颅手术。经蝶窦入路手术经鼻腔-蝶窦途径切除肿瘤,创伤小、恢复快,适用于多数微腺瘤及部分大腺瘤;经颅手术则开颅暴露垂体瘤切除,适用于侵袭性大腺瘤等复杂情况。
二、术前准备
术前需完善垂体激素水平检测(如生长激素、泌乳素、促甲状腺激素等)、鞍区磁共振成像(MRI)以明确肿瘤大小、位置及与周围组织关系,还需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常规检查评估全身状况。存在垂体功能减退的患者,需提前评估并短期激素替代治疗以调整身体状态。
三、术后护理
术后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体温、血压、心率、呼吸等)及意识状态,观察头痛、恶心呕吐等情况。保持鼻腔或头部伤口清洁干燥预防感染。定期监测垂体激素水平,及时发现垂体功能减退等并处理。指导患者早期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逐步恢复正常饮食以补充营养促进恢复。
四、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1.脑脊液漏:出现时让患者头高位卧床休息,避免用力咳嗽、打喷嚏等,保持鼻腔清洁,多数可自行愈合,严重者需再次手术修补。
2.垂体功能减退:术后监测发现垂体激素水平降低,根据缺乏激素进行相应替代治疗,如甲状腺功能减退者给予甲状腺素替代,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者给予糖皮质激素替代。
3.尿崩症:表现为尿量增多,准确记录出入量、监测电解质,轻者限制饮水量观察,重者使用去氨加压素等药物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需充分评估肿瘤对生长发育、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术后密切监测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等相关激素水平,因儿童处于生长发育关键阶段,激素异常可严重影响身高、智力等发育,需及时干预调整。
2.老年患者:术前全面评估心肺等重要脏器功能,存在心肺疾病者提前治疗改善状况。术后恢复慢,注意预防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加强基础护理,关注营养及心理状态。
3.女性妊娠患者:妊娠期发现脑垂体瘤综合评估手术时机,优先考虑妊娠安全,需手术者尽量选择妊娠中期进行,术后密切监测垂体功能及胎儿情况,确保母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