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护理需注意伤口护理,保持清洁干燥定期换药观察异常;休息与活动方面,术后1-2周卧床休息,之后逐渐增加活动量,老年患者更要注意;饮食要营养均衡,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避免辛辣油腻;要密切观察自身症状,有基础疾病者尤其注意相关指标;还要按计划定期复查头颅影像学检查,儿童患者需关注头颅发育情况。
一、伤口护理
1.保持手术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沾水,按照医护人员要求定期换药,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液等异常情况。若出现伤口愈合不良,如明显红肿热痛、渗液增多等,可能提示感染,需及时就医处理。对于儿童患者,因其皮肤娇嫩,更要注意避免外力摩擦伤口部位,防止伤口裂开或感染加重,家长需协助医护人员做好伤口周围皮肤的清洁和护理。
二、休息与活动
1.术后应保证充足的休息,一般建议术后1-2周内以卧床休息为主,但要注意适当翻身,避免长时间压迫同一部位。之后可逐渐增加活动量,如在术后2-4周可进行轻度的室内活动,如缓慢行走等,但要避免剧烈运动、用力咳嗽、便秘等增加腹压的动作,因为腹压增高可能影响颅内压,不利于术后恢复。对于老年患者,身体机能相对较弱,休息时间可适当延长,活动时更要缓慢渐进,防止因活动不当导致摔倒等意外情况。
三、饮食方面
1.术后饮食应营养均衡,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蛋白质有助于伤口愈合,可选择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优质蛋白质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以保证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摄入,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对于儿童患者,要注意饮食的易消化性,保证营养全面,可根据儿童不同年龄段的营养需求进行合理搭配。同时,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过于油腻的食物,这些食物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不利于术后恢复。
四、病情观察
1.密切观察自身症状,如有无头痛、呕吐、视力改变、肢体活动障碍等情况。若出现头痛加重、频繁呕吐、意识改变等,可能提示颅内有异常情况,如出血、水肿等,需立即就医。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高血压患者,要尤其注意监测血压变化,因为血压波动可能影响术后恢复,要将血压控制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
五、定期复查
1.按照医生制定的复查计划定期进行头颅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等),以了解肿瘤切除情况以及颅内恢复状况。一般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等需要进行复查,之后可根据恢复情况适当延长复查间隔时间。儿童患者由于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复查时要特别关注对头颅发育的影响,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复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