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病变可引发感觉、运动、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及其他表现。浅感觉障碍中脊髓空洞症致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深感觉障碍影响平衡协调;运动障碍有肌无力肌萎缩及肌张力改变;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皮肤营养障碍和出汗异常;还可出现脊柱畸形及延髓受累等表现,不同年龄人群受影响各有特点。
一、感觉障碍
1.浅感觉障碍:脊髓空洞症常导致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表现为痛觉、温度觉减退或消失,而触觉保留。这是因为痛觉和温度觉纤维在脊髓后角处交叉,空洞影响了交叉的纤维,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因表述不清而不易被及时发现,需家长密切观察其对疼痛、温度的反应;成年患者若从事高温作业等特殊生活方式,可能因痛温觉减退增加烫伤、冻伤风险。
2.深感觉障碍:部分患者可出现深感觉障碍,如位置觉、振动觉减退等,这会影响患者的平衡和协调能力,对于老年人等本身平衡功能较弱的人群,深感觉障碍可能进一步增加跌倒风险。
二、运动障碍
1.肌无力与肌萎缩:病变节段支配的肌肉出现肌无力和肌萎缩,常见于手部小肌肉,表现为手部肌肉变细、力量减弱,影响精细动作,如握笔、持筷等。儿童期发病可能影响手部正常发育,成年患者若从事需要精细手部动作的工作,会严重影响工作能力,生活方式中手部过度劳累可能加重病情进展。
2.肌张力改变:病变累及脊髓侧索时,可出现肌张力增高,表现为肢体僵硬;若累及前角等部位,可出现肌张力减低。不同年龄人群对肌张力改变的耐受和表现不同,老年人肌张力增高可能导致活动受限更加明显,儿童肌张力异常可能影响其运动发育进程。
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1.皮肤营养障碍:皮肤出现干燥、脱屑、增厚,指甲变形等表现,这是由于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影响皮肤的营养供应。儿童皮肤娇嫩,更易受影响,需注意皮肤护理;成年患者若有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加重皮肤营养障碍程度。
2.出汗异常:可出现病变节段支配区域出汗增多或减少,例如病变在颈段,可能出现颈部及上肢出汗异常,不同性别对此的感知和关注度可能不同,女性可能更在意出汗异常对外观的影响。
四、其他表现
1.脊柱畸形:长期脊髓空洞症可能导致脊柱侧弯等畸形,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脊柱畸形会影响其身体发育和外观,需密切关注脊柱生长情况;成年患者脊柱畸形可能引起腰背疼痛等不适。
2.延髓受累表现:若空洞累及延髓,可出现吞咽困难、声音嘶哑、饮水呛咳等延髓麻痹症状,老年人吞咽功能本就随年龄有所减退,延髓受累导致的吞咽困难可能增加误吸风险,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