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肌劳损引发的慢性钝痛呈轻至中度无尖锐刺痛感且长时间持续、劳累时加重休息可缓解,中青年因伏案久坐、老年人因肌肉退变易出现;酸痛因肌肉劳损代谢紊乱酸性产物积聚致,久坐久站后加重,中青年易积累、老年人恢复慢;胀痛因局部肌肉劳损致血液循环不畅组织间隙轻度水肿,活动腰部时变化,中青年从事重体力或不良姿势工作者易出现;部分患者可出现牵涉痛向臀部放射不超膝关节,不同年龄段均可发生,长期弯腰工作及有腰部既往损伤者易出现。
一、慢性钝痛
腰肌劳损常引发腰部弥漫性的慢性钝痛,疼痛程度多为轻至中度,无明显尖锐刺痛感。其产生机制与腰部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肌肉纤维反复微损伤后修复过程中局部代谢失衡有关,此类疼痛可长时间持续存在,在劳累(如长时间弯腰劳作、久坐后)时加重,经适当休息后可有所缓解。从年龄角度,中青年人群因长期伏案或久坐等生活方式易出现,老年人则多因肌肉退变基础上的微小损伤累积导致,疼痛特点在老年人中可能更趋于慢性持续;性别方面无显著差异;有腰部既往损伤病史者,慢性钝痛可能更顽固;生活方式上,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姿势不良者更易出现该类疼痛。
二、酸痛
腰部肌肉因劳损出现代谢紊乱,酸性代谢产物(如乳酸等)积聚,刺激肌肉内神经末梢引发酸痛感。这种酸痛感较为常见,在久坐、久站或弯腰劳作后会明显加重,休息时可稍有减轻。年龄方面,中青年因工作中久坐等情况易积累导致此酸痛;老年人肌肉本身代谢功能减弱,劳损后更易出现酸痛且恢复相对缓慢;生活方式上,缺乏运动、长期保持不良姿势者,腰部肌肉易疲劳,酸痛感更易频繁出现。
三、胀痛
腰肌劳损时局部肌肉劳损导致血液循环不畅,组织间隙可能出现轻度水肿,进而产生胀痛感觉。活动腰部时,由于肌肉的运动和局部压力变化,胀痛感可能会有所变化,比如弯腰或扭转腰部时胀痛可能加重。从年龄看,中青年从事重体力或不良姿势工作者易出现;性别无明显差异;有腰部病史者,胀痛可能因局部组织修复不良而更明显;生活方式中,长期久坐不动者腰部血液循环差,更易引发胀痛。
四、牵涉痛
部分腰肌劳损患者可出现牵涉痛,疼痛可向臀部等部位放射,但一般放射范围不超过膝关节。这是由于腰部肌肉劳损引发神经反射,导致周围区域产生疼痛感觉。年龄上,不同年龄段均可发生,中青年因长期不良姿势引发的牵涉痛可能与肌肉紧张程度更高有关;性别无差异;生活方式中,长期弯腰工作者牵涉痛出现概率相对较高;有腰部既往损伤者,牵涉痛可能因神经受刺激程度更明显而更易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