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外孕是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发育的异常妊娠过程,其形成原因包括输卵管因素(如炎症、手术史、发育不良或功能异常)、受精卵游走、辅助生殖技术、子宫肌瘤或卵巢肿瘤压迫、避孕失败等。
一、宫外孕的定义
宫外孕又称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发育的异常妊娠过程。
二、宫外孕的形成原因
1.输卵管因素
输卵管炎症:是宫外孕最主要的病因。输卵管黏膜炎可使输卵管腔变窄,纤毛功能受损,影响受精卵的正常运行;输卵管周围炎主要影响输卵管的蠕动功能,导致受精卵在输卵管内运行受阻。例如,盆腔炎症、输卵管炎等病史的女性,发生宫外孕的风险显著增加。从年龄角度看,性活跃期的女性(15~49岁)由于性生活相对频繁,更容易发生输卵管炎症相关疾病,从而增加宫外孕风险。
输卵管手术史:曾接受过输卵管绝育术、输卵管再通术等手术的女性,输卵管的结构和功能可能受到影响。比如,输卵管绝育术后若发生再通或形成瘘管,受精卵容易在输卵管内着床。这类女性无论年龄大小,只要有相关手术史,宫外孕的发生几率都会升高。
输卵管发育不良或功能异常:输卵管过长、肌层发育差、黏膜纤毛缺乏等发育不良情况,会影响受精卵的正常运行速度。此外,内分泌失调、精神紧张等因素可引起输卵管功能异常,导致受精卵着床位置异常。对于年轻女性,自身内分泌调节可能相对不稳定,更容易出现输卵管功能异常相关问题,进而增加宫外孕风险。
2.受精卵游走:受精卵在一侧输卵管受精后,经宫腔或腹腔进入对侧输卵管,由于游走时间过长,受精卵在对侧输卵管内着床发育形成宫外孕。这种情况在生活方式无特殊不良影响的人群中也可能发生,但其具体机制与个体的输卵管蠕动等功能有关。
3.其他因素
辅助生殖技术:接受试管婴儿等辅助生殖技术的女性,宫外孕的发生风险较自然受孕人群有所增加。这是因为胚胎移植过程中可能影响受精卵的正常着床位置。不同年龄接受辅助生殖技术的女性,宫外孕风险虽有差异,但总体都高于正常受孕人群。
子宫肌瘤或卵巢肿瘤压迫:子宫肌瘤或卵巢肿瘤可压迫输卵管,影响受精卵的通过,使受精卵在子宫外着床。对于有子宫肌瘤或卵巢肿瘤病史的女性,无论年龄大小,都需要密切关注宫外孕的发生可能,尤其是肿瘤较大或位置特殊时。
避孕失败:宫内节育器避孕失败时,发生宫外孕的几率增加。这是因为宫内节育器可能影响受精卵在宫腔内的着床,导致受精卵向宫外转移。不同避孕方式的女性,避孕失败后宫外孕风险不同,使用宫内节育器避孕失败的女性宫外孕风险相对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