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出生后脑积水是脑脊液在脑室系统异常积聚致脑室扩张颅内压升高的病症,病因有先天性神经管闭合异常等及出生后颅内感染、出血等,临床表现有头颅外观异常、神经系统表现,通过头颅超声、CT或MRI诊断,需手术治疗如脑室腹腔分流术,新生儿术后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预防感染,家长需配合复查及加强日常护理关注发育指标。
一、定义及基本情况
娃娃出生后出现的脑积水是指脑脊液在脑室系统内异常积聚,致使脑室扩张、颅内压升高的一种病症。正常情况下,脑脊液有产生、循环及吸收的动态平衡过程,若此平衡被打破,就会引发脑积水。
二、病因分析
(一)先天性因素
胚胎发育时期神经管闭合异常是常见原因,如神经管缺陷等情况,可导致脑脊液循环通路在脑室内或脑室外出现梗阻,常见的有中脑导水管狭窄、第四脑室出口闭锁等,使得脑脊液无法正常循环,进而积聚形成脑积水。此外,先天性染色体异常等遗传因素也可能增加新生儿患脑积水的风险。
(二)出生后因素
出生后颅内感染,如脑膜炎等疾病,炎症可能会粘连阻塞脑脊液循环通路;颅内出血,尤其是脑室周围出血,血液吸收过程中可能形成血块阻塞脑脊液通道,从而引起脑积水。
三、临床表现
(一)头颅外观异常
新生儿头颅会进行性增大,前囟饱满隆起,头围超过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儿童的均值较多,颅缝分离,头皮静脉明显怒张。
(二)神经系统表现
可能出现嗜睡、喂养困难,由于颅内压增高影响脑的正常发育,还会导致发育迟缓,如运动发育落后、智力发育受影响等,严重时可能出现抽搐等症状。
四、诊断方法
(一)影像学检查
1.头颅超声:可作为初步筛查手段,能直观显示脑室扩张情况,操作简便且无辐射,适合新生儿检查。
2.头颅CT或MRI:能更清晰准确地明确脑室扩张程度、脑积水的类型以及是否存在颅内结构异常等病因,是诊断脑积水的重要依据。
五、治疗原则
一般需采取手术治疗,常见的手术方式为脑室腹腔分流术,通过建立脑脊液新的循环通路,将过多的脑脊液引流至腹腔吸收。手术时机的选择需根据患儿具体病情,由专业医生评估后确定。
六、特殊人群护理及注意事项
新生儿身体各器官功能尚未发育成熟,在治疗及护理过程中需格外谨慎。术后要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如体温、心率、呼吸等,保持病房环境清洁,预防感染。家长需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按照医嘱定期带患儿进行复查,监测头颅发育及神经系统功能恢复情况。同时,要注意加强对患儿的日常护理,保证营养供给,为患儿创造良好的康复环境,密切关注患儿的发育指标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及时与医生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