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髓治疗需先开髓,通过口腔检查和X线明确髓腔位置及形态,儿童要注意乳牙与恒牙髓腔区别并遵无菌原则选合适窝洞形态;根管预备要测长(以牙本质牙骨质界为参考,儿童需谨慎)、用器械逐步扩大根管(按从细到粗顺序,考虑弯曲度,儿童根管细薄操作轻柔防侧穿);根管消毒选合适药物封入(考虑儿童用药安全);根管充填选合适材料(牙胶尖配糊剂),用侧方或垂直加压法充填,儿童需精细操作防超填欠填保证封闭质量。
一、开髓
1.确定髓腔位置:通过口腔检查和X线片等辅助手段明确患牙髓腔的位置及形态,不同牙齿髓腔解剖结构有差异,如前牙髓腔较直,后牙髓腔可能有多个根管分支,需准确识别。对于儿童患者,需特别注意乳牙与恒牙髓腔的区别,乳牙髓腔相对较大,髓角高,开髓时要避免穿通髓腔壁损伤恒牙胚。
2.开髓操作:使用牙钻等器械去除龋坏组织,暴露髓腔,操作过程中需遵循无菌原则,避免感染扩散,根据患牙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开髓窝洞形态,以方便后续根管操作。
二、根管预备
1.根管长度测量:采用根管长度测量仪等方法确定根管的工作长度,一般以牙本质牙骨质界为参考,确保根管预备长度准确,儿童患者由于牙髓血运丰富,根管长度测量可能受牙髓充血等因素影响,需谨慎操作。
2.根管扩大:使用根管扩大器械(如K锉、H锉等)逐步清理根管内的感染物质、坏死牙髓组织等,按照从细到粗的顺序逐步扩大根管,形成具有一定锥度和形态的根管,以利于后续的消毒和充填,操作时要考虑根管的弯曲程度,对于弯曲根管可使用超声器械等辅助器械改善操作效果,儿童根管较细且壁薄,操作需轻柔,防止根管侧穿。
三、根管消毒
1.药物封药:选择合适的根管消毒药物(如氢氧化钙制剂等)封入根管内,发挥杀菌、抑菌及促进根尖周组织修复的作用,常用药物通过抑制细菌生长繁殖来控制根管内感染,儿童患者使用药物时需考虑药物的安全性,避免使用对儿童生长发育可能有不良影响的药物,封药时间需根据患牙情况合理掌握。
四、根管充填
1.充填材料选择:根据临床情况选择合适的根管充填材料,如牙胶尖配合根管糊剂等,牙胶尖具有良好的封闭性和可塑性,根管糊剂可增强封闭效果,填充时要确保材料严密充满根管系统,无空隙残留,防止再感染,儿童患者由于根管较细,充填材料的选择和操作需更加精细,保证充填质量。
2.充填操作:将调制好的充填材料准确导入根管内,采用侧方加压法或垂直加压法等方法使材料紧密充填根管,确保根管系统被完全封闭,恢复患牙的生理功能和形态,操作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超填或欠填,超填可能引起根尖周组织炎症反应,欠填则无法有效封闭根管防止感染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