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垂体瘤是起源于垂体前叶的良性肿瘤可致分泌异常激素或占位引发症状,功能性垂体瘤分泌乳素瘤致女性闭经泌乳不孕等男性性功能减退等、生长激素瘤致儿童巨人症成人肢端肥大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瘤致库欣综合征,无功能性因肿瘤增大压迫致头痛视力下降等,诊断靠内分泌检查激素水平及垂体MRI,治疗有手术、药物(如泌乳素瘤用多巴胺激动剂)、放疗,特殊人群儿童需监测生长激素,女性妊娠需监护,老年评估全身状况,有基础病需兼顾控制基础病。
一、定义
脑垂体瘤是起源于垂体前叶的良性肿瘤,垂体是位于颅内蝶鞍内的内分泌腺体,脑垂体瘤可分泌异常激素或因肿瘤占位效应引发相关症状。
二、分类
1.功能性垂体瘤:
泌乳素瘤:女性表现为闭经、泌乳、不孕等,男性可出现性功能减退、阳痿等;
生长激素瘤:儿童期发病可致巨人症,成人发病表现为肢端肥大症,如手脚增大、面部变粗等;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瘤:可引起库欣综合征,出现向心性肥胖、高血压、皮肤紫纹等。
2.无功能性垂体瘤:肿瘤不分泌具有生物学活性的激素,多因肿瘤增大压迫周围组织,如压迫视神经导致视力减退、视野缺损,压迫垂体正常组织引起激素缺乏表现等。
三、临床表现
功能性垂体瘤依分泌激素不同有相应特异性表现,无功能性垂体瘤主要因肿瘤占位出现头痛(多为鞍区胀痛)、视力下降、视野缺损(如双颞侧偏盲),还可能有垂体功能减退相关表现,如乏力、怕冷、毛发脱落等。
四、诊断方法
1.内分泌检查:检测血液中泌乳素、生长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激素水平,功能性垂体瘤存在相应激素异常;
2.垂体MRI:是诊断脑垂体瘤的重要影像学检查,可清晰显示肿瘤大小、位置及与周围组织关系。
五、治疗方式
1.手术治疗:是多数垂体瘤的首选治疗方法,包括经蝶窦微创手术等,可直接切除肿瘤;
2.药物治疗:如泌乳素瘤可选用多巴胺激动剂(如溴隐亭)治疗,通过药物抑制泌乳素分泌;
3.放射治疗:适用于手术残留、复发及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利用射线抑制肿瘤生长。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脑垂体瘤可能影响生长激素分泌,导致生长发育异常,需密切监测身高、激素水平,及时评估治疗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2.女性患者:妊娠期间需监测垂体瘤相关激素变化,因妊娠可能导致肿瘤增大,需在产科和神经外科共同监护下管理;
3.老年患者:身体耐受性相对较差,治疗时需综合评估心肺功能等全身状况,选择相对温和的治疗策略,如手术需考虑麻醉风险等;
4.有基础病史患者:若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治疗脑垂体瘤时需兼顾基础病控制,如手术前后需调控血压、血糖至合适范围,避免影响手术及术后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