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外孕是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部位着床发育的异常妊娠,病因有输卵管因素、受精卵游走及其他因素,症状包括停经、腹痛、阴道流血、晕厥与休克,诊断依靠血β-hCG测定、超声检查、阴道后穹窿穿刺、腹腔镜检查,治疗分药物和手术,有高危因素的女性需加强孕前检查与孕期监测,育龄女性有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
一、定义
宫外孕又称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的部位着床发育的异常妊娠情况,常见着床部位包括输卵管、卵巢、宫颈等。
二、病因
1.输卵管因素:为主要诱因,输卵管炎症(如输卵管黏膜炎、周围炎)可致管腔狭窄或周围粘连扭曲,影响受精卵运送;输卵管手术史(如绝育术后再通、成形术等)、输卵管发育不良或功能异常(如输卵管过长、肌层发育差等)也会增加宫外孕风险。
2.受精卵游走:卵子在一侧输卵管受精后,经宫腔或腹腔进入对侧输卵管着床。
3.其他因素:子宫肌瘤或卵巢肿瘤压迫输卵管可影响受精卵运行,辅助生殖技术也可能提高宫外孕发生几率。
三、症状
1.停经:多有6~8周停经史,但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停经时间较长。
2.腹痛:为主要症状,一侧下腹部常感隐痛或酸胀,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时,突感一侧下腹部撕裂样疼痛,伴恶心、呕吐。
3.阴道流血:胚胎死亡后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色暗红或深褐,量少呈点滴状,少数患者阴道流血量似月经量。
4.晕厥与休克:腹腔内出血及剧烈腹痛可致轻者晕厥,重者休克,严重程度与腹腔内出血速度及出血量成正比。
四、诊断
1.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测定:早期诊断宫外孕的重要依据,宫外孕时血β-hCG水平较宫内妊娠低且翻倍不良。
2.超声检查:阴道超声较腹部超声准确性高,宫腔内未探及妊娠囊,宫旁见异常低回声区且有胚芽及原始心管搏动可确诊。
3.阴道后穹窿穿刺:疑有腹腔内出血时,抽出不凝血可协助诊断。
4.腹腔镜检查:为诊断宫外孕的金标准,同时可用于治疗。
五、治疗
1.药物治疗:适用于早期输卵管妊娠、有生育要求的年轻患者,常用药物为甲氨蝶呤,需符合药物治疗指征(如无禁忌证、妊娠囊直径≤4cm、血β-hCG<2000U/L等)。
2.手术治疗:分为保守手术(保留患侧输卵管,适用于有生育要求者)和根治手术(切除患侧输卵管,适用于无生育要求、内出血多伴休克者)。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有输卵管炎病史、曾有宫外孕史、接受辅助生殖技术等高危因素的女性,需加强孕前检查与孕期监测,早期发现宫外孕;育龄期女性出现停经、腹痛、阴道流血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致腹腔内大出血等严重后果;儿童无宫外孕情况,主要针对育龄女性相关风险进行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