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胎是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分完全性与部分性,病因涉及营养缺乏、染色体异常,临床表现有停经后阴道流血、子宫异常增大变软、妊娠呕吐、卵巢黄素化囊肿,诊断靠超声及HCG测定,治疗用清宫术等,随访需监测HCG等指标,特殊人群有相关表现应及时就诊且有葡萄胎史者再妊娠需密切监测。
葡萄胎是一种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分为完全性葡萄胎与部分性葡萄胎。完全性葡萄胎表现为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异常增生、间质水肿,形成大小不等的水泡,水泡间由蒂相连呈葡萄状;部分性葡萄胎则是仅部分胎盘绒毛出现水泡状变性,胚胎及胎儿组织虽可见但发育多异常。
一、病因
1.营养因素:饮食中缺乏维生素A及其前体胡萝卜素、动物脂肪等可能增加发病风险,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东南亚国家葡萄胎发病率高于其他地区,与当地居民饮食结构中此类营养成分摄入不足相关。
2.染色体异常:完全性葡萄胎染色体核型多为双倍体,均来自父系;部分性葡萄胎染色体核型多为三倍体,通常由一个正常卵细胞与两个精子受精或一个正常精子与减数分裂失败的卵细胞受精所致。
二、临床表现
1.停经后阴道流血:多在停经8-12周左右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量可多可少,部分患者可能大量出血,甚至导致休克。
2.子宫异常增大、变软:多数患者子宫大于停经月份,质地变软,与停经周数不符,部分患者子宫大小与停经周数相符或小于停经周数。
3.妊娠呕吐:出现时间早于正常妊娠,且症状更为严重,部分患者可出现妊娠剧吐及甲状腺功能亢进征象(如心动过速、震颤等)
4.卵巢黄素化囊肿:常为双侧,也可单侧,一般无症状,偶可发生扭转。
三、诊断方法
主要依靠超声检查,完全性葡萄胎超声表现为宫腔内充满不均质密集状或短条状回声,呈“落雪状”,无妊娠囊或胎心搏动;部分性葡萄胎超声可见胎儿或羊膜腔,胎儿多伴畸形。此外,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测定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相应孕周水平,且持续不降或呈异常升高也是重要诊断依据。
四、治疗与随访
1.治疗:一般采用清宫术,完全性葡萄胎清宫时需注意预防出血过多、子宫穿孔及感染等并发症。部分性葡萄胎若胚胎组织存活,可先观察,必要时再清宫。
2.随访:清宫后需定期监测HCG水平,通常每周一次直至正常,随后3个月内仍需每周监测,之后3个月每2周一次,然后每月一次持续至少6个月,必要时延长至1年。同时需进行妇科检查及超声检查,了解子宫复旧情况等。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育龄女性若出现停经后阴道流血、子宫异常增大等表现应及时就诊。有葡萄胎病史的女性再次妊娠时,需密切监测HCG及超声等指标,以便早期发现可能的复发或异常妊娠情况,保障母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