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质瘤分为四级,Ⅰ级为低级别,细胞分化好、生长慢、侵袭弱,部分有恶变倾向;Ⅱ级为低级别,细胞异型性稍明显、生长速度略快、有一定侵袭性,预后与部位等有关;Ⅲ级为高级别间变胶质瘤,细胞异型性明显、生长快、侵袭强,预后相对差;Ⅳ级为胶质母细胞瘤,恶性程度最高,细胞异型性极大、生长迅速、侵袭极强,预后极差,各级别患者治疗及生活方式调整需考虑相应因素
Ⅰ级胶质瘤:属于低级别胶质瘤,细胞分化较好,生长相对缓慢。在显微镜下观察,肿瘤细胞的异型性较小,侵袭性较弱。此类肿瘤生长较为局限,手术完整切除后预后相对较好,但部分Ⅰ级胶质瘤可能有恶变倾向,需要密切随访。例如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多属于Ⅰ级,好发于儿童和年轻人,常见于小脑等部位,手术切除后多数患者可获得较长时间的生存,且对神经系统功能影响相对较小,但仍需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监测复发情况。
Ⅱ级胶质瘤:也是低级别胶质瘤,肿瘤细胞的异型性比Ⅰ级稍明显,生长速度比Ⅰ级略快,具有一定的侵袭性。常见的有弥漫性星形细胞瘤等,该级别的胶质瘤患者的预后与肿瘤的部位等因素有关。一般来说,位于非重要功能区的Ⅱ级胶质瘤,通过手术切除结合后续可能的辅助治疗,部分患者可以获得较好的预后,但复发风险较Ⅰ级有所增加。对于年龄较小的患者,由于其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肿瘤的影响以及治疗带来的影响都需要特别关注,需要在治疗过程中充分评估对其生长发育、神经系统功能等多方面的影响,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Ⅲ级胶质瘤:属于高级别胶质瘤,为间变胶质瘤,肿瘤细胞异型性明显,生长速度较快,侵袭性较强。显微镜下可见肿瘤细胞的核分裂象增多等恶性表现。患者的预后相对较差,复发时间相对较短。Ⅲ级胶质瘤患者在治疗后需要更密切的随访和更积极的后续治疗监测。对于女性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还需要考虑激素等因素对肿瘤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治疗对女性生殖系统等方面的影响。
Ⅳ级胶质瘤:为胶质母细胞瘤,是恶性程度最高的胶质瘤,肿瘤细胞异型性极大,生长迅速,侵袭性极强,常呈浸润性生长,与周围脑组织界限不清。患者预后极差,平均生存时间较短。治疗后复发风险极高。对于有既往病史的患者,需要综合评估既往病史对当前胶质瘤治疗的影响以及胶质瘤治疗对既往疾病的影响。例如有基础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在进行胶质瘤相关治疗时,需要考虑治疗过程中药物等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障患者的安全。在生活方式方面,无论是哪个级别的胶质瘤患者,都需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度休息等,以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和应对疾病的能力,但对于Ⅳ级胶质瘤等病情较重的患者,生活方式的调整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适应身体的特殊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