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急性期主要有持续性高热超39℃且≥5天抗生素无效、双侧球结合膜充血无脓性分泌物、唇充血皲裂口腔黏膜充血呈草莓舌、手足硬性水肿掌跖红斑恢复期膜状脱皮、多形性红斑猩红热样皮疹、颈部淋巴结非化脓性肿大>1.5cm,其他可能伴随心血管系统发病1-6周现心肌炎等严重可致冠状动脉瘤及消化系统腹痛腹泻呕吐等。
川崎病急性期主要有持续性高热超39℃且≥5天抗生素无效、双侧球结合膜充血无脓性分泌物、唇充血皲裂口腔黏膜充血呈草莓舌、手足硬性水肿掌跖红斑恢复期膜状脱皮、多形性红斑猩红热样皮疹、颈部淋巴结非化脓性肿大>1.5cm,其他可能伴随心血管系统发病1-6周现心肌炎等严重可致冠状动脉瘤及消化系统腹痛腹泻呕吐等。
一、急性期主要症状
1.发热:多为持续性高热,体温常可达39℃以上,且持续时间通常≥5天,抗生素治疗对此类发热无效,这是川崎病最常见且早期的重要表现,发热机制与机体免疫激活相关,持续高热提示病情处于急性期进展阶段。
2.球结合膜充血:多为双侧球结合膜充血,表现为眼白部分发红,无脓性分泌物,这是由于炎症累及眼部血管导致,是川崎病特征性表现之一,通过眼科检查可直观发现该症状。
3.唇及口腔表现:唇充血皲裂,口唇发红且有干裂现象;口腔黏膜弥漫充血,整个口腔内部黏膜呈现发红状态;舌乳头突起呈草莓舌,类似草莓表面的颗粒样突起表现,这些口腔症状与全身血管炎累及口腔黏膜等组织有关。
4.手足症状:急性期手足出现硬性水肿,手掌和足底明显肿胀发硬;掌跖红斑,手掌和足底皮肤出现红色斑疹;恢复期时指(趾)端会出现膜状脱皮,从指(趾)端开始呈套状脱落,这是川崎病手足症状的典型演变过程,与血管炎导致的手足组织循环及修复变化相关。
5.皮肤表现:可出现多形性红斑,表现为形态多样的红斑疹;还可出现猩红热样皮疹,类似猩红热患者的皮疹表现,皮肤症状是全身血管炎在皮肤的外在体现,不同个体皮疹表现可能存在差异。
6.颈部淋巴结非化脓性肿大:常为单侧颈部淋巴结肿大,肿大淋巴结直径多>1.5cm,且无化脓表现,这是因为炎症累及颈部淋巴结引发免疫反应导致肿大。
二、其他可能伴随症状
部分患儿可能伴有心血管系统表现,如发病1-6周可出现心肌炎、心包炎、心内膜炎、心律失常等,严重时可发生冠状动脉瘤甚至心肌梗死,这与血管炎累及心血管系统血管有关,需通过心脏超声等检查密切监测心血管情况;还可能有消化系统症状,如腹痛、腹泻、呕吐等,但相对不如上述症状典型,是全身炎症反应累及消化系统的体现。在不同年龄患儿中,症状表现可能略有差异,儿童作为高发人群,症状相对更典型,而对于特殊病史患儿,需更警惕症状不典型时川崎病的可能,要依据科学检查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