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的检查包括实验室检查(血尿酸测定、尿尿酸测定)、影像学检查(超声、X线、CT及MRI检查)、关节液检查,还有特殊人群(儿童、老年、女性、有特殊病史人群)检查需注意的事项,实验室检查中血尿酸水平是诊断痛风重要指标,尿尿酸测定有助于区分痛风类型;影像学检查各有作用;关节液中发现尿酸盐结晶可确诊痛风;特殊人群检查要考虑各自特点及对检查结果的影响。
一、实验室检查
1.血尿酸测定:血尿酸水平是诊断痛风的重要指标之一。正常男性血尿酸值约为150~416μmol/L,女性约为89~357μmol/L,血尿酸升高常见于痛风患者,但急性发作期由于应激反应,血尿酸可能正常。
2.尿尿酸测定:通过检测24小时尿尿酸排泄量,有助于区分痛风是尿酸生成过多型还是排泄减少型。尿酸生成过多型患者24小时尿尿酸排出量通常>3.6mmol,排泄减少型则<3.6mmol。
二、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超声可发现关节滑囊内尿酸盐结晶沉积,对早期诊断痛风有一定帮助,能观察到关节腔积液、滑膜增厚等情况,尤其适用于手指、足趾等小关节的检查,可作为辅助诊断手段。
2.X线检查:急性发作期X线可能无明显异常,随着病情进展,慢性期或反复发作后可见软组织内痛风石影,以及关节面不规则、骨质侵蚀、关节间隙变窄等表现,有助于评估痛风对关节结构的破坏程度。
3.CT及MRI检查:CT能更清晰地显示痛风石的位置和大小,尤其是对肾脏等部位的痛风石;MRI在早期可发现关节软骨下的病变,对于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但一般不作为首选检查。
三、关节液检查
在急性关节炎发作时,可抽取关节液进行检查,若在偏振光显微镜下发现关节液中有呈双折光的针形尿酸盐结晶,是确诊痛风的重要依据,阳性率可达90%左右。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痛风:儿童痛风较为罕见,多与遗传代谢性疾病等有关,检查时需考虑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血尿酸等指标的正常范围与成人不同,且儿童对药物的代谢和耐受与成人有差异,检查时要谨慎选择检查方法和药物。
老年痛风:老年痛风患者常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检查时要综合考虑基础疾病对检查结果的影响,例如肾功能减退可能影响血尿酸的排泄,导致血尿酸测定结果不准确,需要结合患者的整体情况进行全面评估。
女性痛风:女性痛风患者在围绝经期后发病率有所上升,检查时要注意与其他女性常见的关节疾病相鉴别,如类风湿关节炎等,同时要考虑女性的生理周期等因素对血尿酸等指标的可能影响。
有特殊病史人群:对于有肾脏疾病病史的患者,尿尿酸测定结果可能受到肾脏功能的影响,需要结合肾功能检查综合判断痛风的类型;对于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在选择检查相关药物或进行有创检查时要特别谨慎,避免引发过敏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