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需通过头颅CT、MRI等进行影像学评估以确定手术方案并依瘤位选切口等,同时评估全身状况,手术中要切开头皮分离组织、开颅、打开硬脑膜后精准切除肿瘤再止血缝合,儿童患者手术需更精细且关注发育,老年患者术前要控基础病手术中需留意生命体征防并发症。
一、术前准备
1.影像学评估:通过头颅CT、MRI等明确脑瘤的位置、大小、与周围重要结构(如血管、神经)的关系,这是确定手术方案的关键依据,不同位置和特征的脑瘤手术操作细节会有差异,比如位于功能区的脑瘤需要更精准的操作以避免损伤功能区。
2.全身状况评估: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肝肾功能等全身状态,若患者存在心功能不全、肝肾功能障碍等基础疾病,需在术前进行相应处理以降低手术风险,例如心功能不全患者可能需要调整心功能至相对稳定状态才能耐受手术。
二、手术操作过程
1.切口选择:根据脑瘤的位置确定头皮切口,如额叶肿瘤多采用冠状切口或翼点切口等,切口的选择需兼顾暴露肿瘤的充分性和对头皮组织损伤的最小化,不同位置的肿瘤对应的切口会影响后续操作的难易程度。
2.切开头皮与分离组织:沿选定切口切开头皮,逐层分离皮下组织、肌肉等,暴露颅骨,此过程需轻柔操作,避免损伤周围血管和神经,尤其是对于头皮血运丰富区域,要注意止血。
3.开颅:使用颅骨钻在肿瘤相应部位的颅骨上钻孔,然后用颅骨铣刀或咬骨钳形成骨瓣并取下骨瓣,开颅过程中要严格保护颅骨内板下的硬脑膜及脑组织,防止损伤。
4.打开硬脑膜:在显微镜下小心切开硬脑膜,将硬脑膜瓣状翻开并妥善固定,以充分暴露脑内肿瘤区域,硬脑膜的切开要精准,避免损伤深部的脑组织和血管。
5.肿瘤切除:根据肿瘤与周围脑组织、血管、神经的解剖关系,在显微镜下仔细分离肿瘤组织,对于良性肿瘤可尽量完整切除;对于恶性肿瘤或与重要结构紧密粘连的肿瘤,需在最大程度切除肿瘤的同时避免严重损伤周围重要结构,此过程需借助精细的手术器械和精准的操作技巧,不同性质和部位的肿瘤切除难度和方式不同。
6.止血与缝合:彻底止血后,将硬脑膜严密缝合,复位骨瓣并用钛钉固定,然后逐层缝合头皮切口,缝合过程要保证切口对合良好,促进愈合。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颅骨较薄、脑组织相对娇嫩,手术操作需更加精细,避免过度牵拉脑组织,同时要考虑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术后需密切关注颅骨修复及脑功能恢复情况,因为儿童的脑组织具有一定的可塑性,但手术操作不当仍可能影响其未来的神经功能发育。
2.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常伴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术前需严格控制基础疾病,手术中要更加留意生命体征的变化,因为老年患者的机体代偿能力相对较弱,肿瘤切除过程中要谨慎操作,防止因手术刺激引发心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