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有关节症状、全身症状及其他表现。关节症状有晨僵(晨起关节僵硬活动受限超1小时具意义,与滑膜炎症等有关)、关节疼痛与肿胀(多对称,累及特定关节,长期过度用关节等会加重);全身症状有疲劳乏力(炎症等致难缓解疲劳,不同年龄表现不同)、低热(自身免疫激活致体温调节紊乱,需与其他病低热鉴别);其他表现有关节功能受限(随病情发展,早期可现,长期不适当用关节会加速进展,不同年龄影响不同)。
关节疼痛与肿胀:多呈对称性,常累及双手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关节等部位。疼痛程度不一,可为隐痛、胀痛或刺痛等。关节肿胀是由于关节滑膜炎症、滑膜增生以及关节腔积液等原因引起,表现为关节部位的肿胀、饱满,皮肤温度可能轻度升高。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过度使用关节、不良的关节姿势等可能会加重关节疼痛与肿胀的症状。例如,长期伏案工作的人群,手部关节长期处于特定姿势,更容易出现类风湿关节炎早期的关节疼痛与肿胀表现。
全身症状
疲劳乏力:患者常感到全身疲倦、乏力,即使经过适当休息也难以缓解。这种疲劳可能与疾病引起的炎症反应、身体代谢紊乱等因素有关。炎症过程中释放的炎性介质会影响身体的能量代谢和神经系统,导致患者出现乏力感。不同年龄的患者,疲劳乏力的表现程度可能不同,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活动耐力下降,不愿意参与原本喜欢的运动;老年患者则可能在日常的行走、家务劳动等活动中更容易感到疲劳。女性患者由于生理特点,在月经周期等阶段可能会加重疲劳感,但类风湿关节炎本身引起的疲劳是主要原因。
低热:部分患者会出现低热,体温一般在37.5℃~38℃左右。这是因为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统被激活后会产生一系列炎症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从而出现低热症状。低热可能会持续存在,也可能呈间歇性发作。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本身有慢性感染性疾病的患者,需要注意与其他疾病引起的低热进行鉴别诊断。例如,本身有肺结核病史的患者出现低热时,需要排查是否是类风湿关节炎活动导致的低热,还是肺结核复发等情况。
其他表现
关节功能受限:随着病情的发展,早期可能就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关节功能受限,表现为关节活动范围减小。例如,手指不能完全握拳、腕关节不能正常背伸等。这是由于关节炎症导致关节周围组织的肿胀、疼痛以及关节结构的改变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生活方式上,长期不适当的关节使用会加速关节功能受限的进展。比如,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如果继续从事需要频繁使用关节的重体力劳动,会使关节功能受限情况更快加重。不同年龄的患者,关节功能受限对生活的影响程度不同,儿童患者可能会影响其手部的精细动作,如书写、拿取小物件等;老年患者则可能影响其日常的行走、上下楼梯等活动能力。女性患者在家庭生活中如果关节功能受限,可能会对照顾家人等日常事务造成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