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炎与牙周炎在病变范围、临床症状表现、牙周探诊情况及X线表现上存在区别。病变范围上牙龈炎局限于牙龈组织,牙周炎累及多种牙周支持组织;临床症状上牙龈炎较轻,主要是牙龈改变及易出血,牙周炎较重且有牙周袋、牙槽骨吸收等;牙周探诊时牙龈炎探诊深度小于3mm无附着丧失,牙周炎探诊深度≥3mm且有附着丧失;X线表现上牙龈炎牙槽骨高度正常,牙周炎可见牙槽骨吸收。
一、病变范围
牙龈炎:主要局限在牙龈组织,病变仅累及牙龈组织,一般不侵犯牙周膜、牙槽骨等其他牙周支持组织。例如儿童若口腔卫生差,菌斑等刺激物仅引发牙龈组织炎症,牙龈出现红肿、易出血等表现,但牙槽骨高度等不受影响。对于儿童来说,若口腔清洁不到位,常先出现牙龈炎表现,其牙龈组织因菌斑堆积等刺激出现炎症反应,而牙槽骨等未受破坏。
牙周炎:病变范围较广,是牙周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疾病,病变涉及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及牙骨质等牙周支持组织。病情进展时,牙槽骨会逐渐吸收,进而导致牙齿松动等严重后果。比如成年患者,长期牙龈炎未控制可发展为牙周炎,此时不仅牙龈有炎症表现,牙槽骨开始吸收,牙周膜等也受影响。
二、临床症状表现
牙龈炎:临床症状相对较轻,主要表现为牙龈的色泽、形态及质地改变,通常牙龈呈鲜红或暗红色,质地松软,点彩消失,刷牙或进食时易出血,但一般无牙周袋形成,无牙槽骨吸收等情况。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患牙龈炎时多因爱吃甜食、口腔清洁少等致牙龈红肿易出血;成年人也可因口腔卫生不良等出现此表现,且症状相对局限在牙龈组织异常。
牙周炎:临床症状相对较重且复杂,除牙龈炎症表现外,还会出现牙周袋形成,可探及牙周袋,且随着病情发展牙周袋会加深,同时有牙槽骨吸收,牙齿会出现不同程度松动,严重时还可伴有口臭等表现。比如中老年患者,因长期牙周炎发展,牙槽骨明显吸收,牙齿松动明显,同时口腔异味明显。
三、牙周探诊情况
牙龈炎:牙周探诊时,探诊深度一般小于3mm,且探诊后牙龈出血较常见,但不存在附着丧失,即结合上皮附着位置未向根方迁移。以女性为例,女性若口腔卫生状况差引发牙龈炎,探诊深度不超过3mm,无附着丧失情况。
牙周炎:牙周探诊时,探诊深度大于等于3mm,且存在附着丧失,即结合上皮向根方移位,附着丧失程度可反映病情严重程度,附着丧失是诊断牙周炎的重要指标。例如有吸烟史的男性患者,患牙周炎时探诊深度超过3mm,且有附着丧失,附着丧失程度体现病情轻重。
四、X线表现
牙龈炎:X线检查时,牙槽骨高度一般正常,无牙槽骨吸收的X线表现。比如儿童通过X线检查,牙槽骨高度无异常,不存在牙槽骨吸收影像。
牙周炎:X线表现可见牙槽骨吸收,不同程度牙槽骨吸收,牙槽骨吸收程度反映牙周炎病情轻重,牙槽骨吸收是牙周炎重要X线表现。就如老年患者,X线可明显见牙槽骨吸收影像,体现牙周炎牙槽骨吸收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