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瘤手术包括经蝶窦入路手术和经颅入路手术。经蝶窦入路手术有显微镜下和内镜下两种,前者对鼻腔和蝶窦解剖结构要求明确,对不同年龄及有基础病史患者有相应注意事项;后者有高清广角视野优势。经颅入路手术包括翼点入路和额下入路,翼点入路适用于鞍上生长明显等垂体瘤但对脑组织牵拉大,对不同年龄及有基础病史患者有注意要点;额下入路对特定位置垂体瘤有好暴露效果,对不同年龄及有基础病史患者有相应考量。
一、经蝶窦入路手术
1.显微镜下经蝶窦入路手术
该手术是通过鼻腔-蝶窦途径进入垂体窝进行肿瘤切除。其优势在于对鼻腔和蝶窦的解剖结构要求相对明确,可在显微镜下清晰观察肿瘤与周围重要结构(如视神经、颈内动脉等)的关系,对于大多数侵袭性不强且位置较靠下的垂体瘤有较好的切除效果。在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垂体瘤患者由于其颅骨尚未完全发育等特点,手术操作需更加精细,要特别注意避免损伤周围尚未发育完善的结构;对于成年患者,该手术方式可以相对直接地到达病变部位,减少对颅外组织的损伤。对于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史的患者,需要在手术前将血压、血糖控制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以降低手术风险。
2.内镜下经蝶窦入路手术
利用内镜的高清视野和广角视角,能够更全面地观察垂体窝及周围结构,尤其是一些微小病变或显微镜下难以观察到的区域。相比显微镜下经蝶窦入路手术,内镜下手术在肿瘤暴露和切除方面可能具有一定优势。对于儿童垂体瘤患者,内镜的高清和广角特点有助于更精准地操作,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成年患者中,内镜下手术可以提供更好的手术视野,提高肿瘤切除的彻底性。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同样需要在术前优化基础疾病状态,以保障手术安全。
二、经颅入路手术
1.翼点入路手术
适用于肿瘤向鞍上生长明显、侵袭周围结构较严重的垂体瘤。通过颞部和额部的切口进入颅内,到达垂体窝区域进行肿瘤切除。该手术入路可以较好地暴露鞍上区的肿瘤,但对脑组织的牵拉相对较大,可能会带来一定的术后并发症风险。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脑组织更娇嫩,翼点入路手术中对脑组织的牵拉需要格外轻柔,避免影响儿童的脑发育;成年患者中,需要充分评估手术风险与肿瘤切除的收益比。有高血压等病史的患者,手术中要密切监测血压变化,防止因血压波动导致出血等并发症;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要注意维持血糖稳定,避免影响术后恢复。
2.额下入路手术
经前额部切口进入颅内,到达垂体窝区域。这种入路方式对于某些特定位置的垂体瘤,尤其是向额底生长的肿瘤有较好的暴露效果。在儿童垂体瘤患者中,额下入路手术需要考虑儿童颅骨和脑组织的特点,尽量减少对正常脑组织的损伤;成年患者中,要根据肿瘤的具体位置和大小来选择是否适合该入路方式。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患者,术前要对心功能等进行全面评估,术中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有脑部其他基础病变的患者,要充分考虑手术对原有病变的影响及可能出现的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