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人工关节置换术用于移除受损膝关节软骨和骨质后植入假体以重建结构功能、缓解疼痛等,适用于膝关节严重病变经长期保守治疗无效者及相关人群,手术包括切口暴露、切除病变、安装假体,术后早期要进行关节活动等训练并渐进负重,老年人需关注相关风险及加强护理,有基础疾病者术前要评估基础病控制情况、术后需多学科协作康复并密切观察病情。
一、定义
膝关节人工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外科手术,通过移除受损的膝关节软骨和骨质,植入人工关节假体(通常包括股骨部件、胫骨部件和髌骨部件),以重建膝关节的正常结构与功能,缓解疼痛、纠正畸形并改善关节活动度。
二、适用人群
1.疾病因素:适用于膝关节严重病变者,如骨关节炎(随年龄增长、关节磨损等致关节软骨退变、骨质增生等)、类风湿关节炎(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膝关节致炎症、破坏)、创伤性关节炎(膝关节创伤后遗留的关节病变)等,且经长期保守治疗(如药物、理疗等)无效,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者。
2.年龄与性别:各年龄段均可考虑,但需综合评估患者身体状况与预期寿命等。女性因激素等因素在某些关节炎发病上可能有差异,临床需结合个体情况判断。
3.生活方式与病史:长期负重、过度使用膝关节的人群(如重体力劳动者等)若出现严重膝关节病变符合指征时可考虑;有膝关节严重病变病史且保守治疗无效者为主要适用对象。
三、手术过程简述
1.切口与暴露:医生在膝关节前方做适当切口,逐层分离组织,暴露膝关节。
2.切除病变组织:去除受损的关节软骨、部分骨质等病变组织。
3.安装假体:将人工关节假体精准安装到相应骨端,通过骨水泥或生物固定方式固定假体,恢复膝关节的正常解剖结构与力学关系。
四、术后康复要点
1.早期康复:术后早期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如被动屈伸膝关节)、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增强肌肉力量),逐步增加膝关节活动范围,同时注意预防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2.渐进性负重:根据恢复情况逐步增加下肢负重,一般术后数天至数周开始部分负重,数周后根据影像学及临床评估逐渐过渡到完全负重。
3.不同人群差异:
老年人:需特别关注术后感染、血栓等风险,康复过程中要密切监测身体状况,避免过度活动导致假体松动等问题,康复进度需更谨慎,结合老年人身体耐受情况调整训练强度。
有基础疾病患者:如合并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需在控制基础疾病稳定的前提下进行康复,术后密切管理基础疾病对康复的影响,例如糖尿病患者需注意伤口愈合情况及血糖对康复训练的影响,心血管疾病患者要避免康复训练中出现心率过高等不良事件。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术后需加强护理,预防肺炎、压疮等并发症,康复训练时家属或医护人员应协助,防止摔倒等意外,同时定期复查评估假体情况与康复进展。
2.有基础疾病者:术前需充分评估基础疾病控制情况,术后严格遵循多学科协作的康复与治疗方案,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措施以保障手术效果与患者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