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震荡可能有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等后遗症,其发生受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影响,可通过及时规范治疗及针对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采取相应注意事项来减少后遗症发生。
一、常见后遗症情况
脑震荡是较轻的脑损伤,部分患者可能会有后遗症。其中较为常见的有头痛,约有30%-70%的脑震荡患者在受伤后会持续存在头痛症状,疼痛程度不一,可能为胀痛、跳痛等,且在劳累、精神紧张时可能加重,这与脑震荡后神经功能调节紊乱有关;还有头晕,约20%-50%的患者会出现头晕症状,表现为头昏沉感、平衡感失调等,可能持续数周甚至数月,是由于脑震荡导致内耳平衡系统与大脑中枢神经之间的信号传递出现暂时紊乱;另外,记忆力减退也是可能的后遗症之一,约10%-30%的患者会出现近期记忆力下降,表现为对受伤前后一段时间的事情记忆模糊,这与脑震荡引起的大脑神经细胞功能暂时受损有关,影响了记忆的存储和提取功能。
二、影响后遗症发生的因素
年龄因素:儿童脑震荡后发生后遗症的情况相对成人有一定差异。儿童的神经系统处于发育阶段,脑震荡后恢复能力相对较强,但也有部分儿童可能出现长期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而老年人脑震荡后,由于自身神经修复能力下降,发生后遗症的概率相对较高,且后遗症持续时间可能更长,如更容易出现持续的认知功能下降等情况,这是因为老年人的大脑细胞本身存在一定程度的退化,脑震荡对其神经功能的影响更难恢复。
生活方式因素:受伤后过度劳累、睡眠不足的患者更容易出现后遗症加重的情况。例如,受伤后仍然长时间工作、熬夜,会影响大脑的修复过程,使得头痛、头晕等症状持续不缓解。而受伤后保持充足的休息、规律的生活作息,有利于大脑功能的恢复,可降低后遗症发生的风险。
病史因素:如果患者本身有神经系统基础疾病,如既往有偏头痛病史等,发生脑震荡后出现后遗症的概率会增加。因为原有神经系统疾病会使得大脑神经的稳定性下降,脑震荡进一步破坏神经功能平衡,从而更容易出现头痛、头晕等后遗症。
三、减少后遗症发生的措施
及时规范治疗:受伤后应立即就医,进行详细的头部检查,如头颅CT等,排除颅内出血等严重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休息和康复观察。对于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的患者,可在医生评估后采取一些对症的辅助治疗,如使用改善脑循环的药物(仅说明药物名称,不涉及具体服用指导)等,但需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
针对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脑震荡后要密切观察其精神状态、饮食情况等。如果儿童出现呕吐频繁、嗜睡、烦躁不安等情况,要及时就医。同时,要保证儿童充足的睡眠,提供营养丰富的饮食,促进大脑的恢复,并且在康复期间避免让儿童进行剧烈运动和过度用脑,如长时间看电视、玩电子游戏等。
老年人:老年人脑震荡后需要家人更加精心的照料。要确保老年人居住环境安全,防止再次跌倒等意外情况。饮食上要注意营养均衡,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等的摄入,以支持大脑的修复。并且要定期监测老年人的认知功能等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