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瘤手术术前需病情评估(详询病史、查体、结合影像及实验室检查评估全身状况和手术耐受性)及患者准备(告知事项、知情同意、禁食禁水、皮肤准备等),麻醉多采用全身麻醉,手术入路依脑膜瘤部位分大脑凸面冠状切口、矢状窦旁据与窦关系选骨瓣、颅底如蝶骨嵴用翼点入路,肿瘤切除要显微镜下切开硬脑膜、精细分离肿瘤与周围结构、完整切除,术后需监护生命体征等、行头颅CT复查、对症支持治疗,特殊人群儿童需精细操作关注神经发育,老年要管理基础病防并发症,女性特殊生理期需评估手术影响及观察激素对恢复的影响。
一、术前准备
1.病情评估:通过详细询问病史、神经系统查体,结合头颅CT、磁共振成像(MRI)等影像学检查,明确脑膜瘤的位置、大小、与周围重要结构(如血管、神经)的毗邻关系,同时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常规实验室检查,全面评估患者全身状况及手术耐受性。2.患者准备:告知患者手术相关事项,取得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术前嘱患者禁食禁水,做好皮肤准备等基本术前准备工作。
二、麻醉实施
根据手术复杂程度及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通常采用全身麻醉,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处于无意识、肌肉松弛状态,保障手术操作顺利进行。
三、手术入路选择
依据脑膜瘤所在部位确定手术入路:
大脑凸面脑膜瘤:多采用冠状切口开颅,逐层切开头皮、皮下组织、帽状腱膜等,暴露颅骨。
矢状窦旁脑膜瘤:根据肿瘤与矢状窦的关系选择不同骨瓣开颅方式,若肿瘤未侵犯矢状窦,可完整切除骨瓣;若肿瘤与矢状窦关系密切,需谨慎操作以保护矢状窦功能。
颅底脑膜瘤:如蝶骨嵴脑膜瘤常采用翼点入路开颅,经侧裂等间隙暴露肿瘤区域。
四、肿瘤切除过程
1.切开硬脑膜:在显微镜下沿预定切口切开硬脑膜,妥善保护硬脑膜边缘及周围血管、神经。2.分离肿瘤与周围组织:借助显微镜精细分离肿瘤与邻近的脑组织、血管、神经等结构,避免损伤重要结构。操作过程中需持续用生理盐水冲洗,保持术野清晰。3.完整切除肿瘤:逐步游离肿瘤,完整切除肿瘤组织,对于与重要结构紧密粘连的肿瘤组织,需在最大程度保留神经功能的前提下小心分离切除。
五、术后处理
1.术后监护:将患者转运至重症监护室或普通病房,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意识状态及神经系统体征变化。2.影像学复查:术后常规行头颅CT检查,了解肿瘤切除情况及有无术后出血、脑水肿等并发症。3.对症支持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支持治疗,如脱水降颅压(若存在脑水肿)、预防感染等,促进患者康复。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儿童脑组织处于发育阶段,更需精细操作,避免过度牵拉脑组织,术后要密切关注神经功能发育情况,加强康复监测与指导。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常合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术后需加强对基础疾病的管理,注意预防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康复过程中要注重循序渐进。
女性患者:若处于特殊生理期(如妊娠、哺乳期),术前需充分评估手术对妊娠或哺乳的影响,调整手术时机或方案,术后注意观察激素水平变化对身体恢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