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肿瘤有多种常见症状,包括颅内压增高相关的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神经功能缺损的癫痫发作、运动障碍、感觉障碍、视力视野障碍;还有其他的精神症状、内分泌紊乱症状等,不同年龄段患者表现有差异。
一、颅内压增高相关症状
1.头痛:是颅内肿瘤常见症状之一,多为持续性钝痛或胀痛,早晨或晚间较重,咳嗽、低头、用力时可加重。这是由于肿瘤占位导致颅内压升高,刺激或牵拉颅内疼痛敏感结构所致。不同年龄段人群头痛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可能表述不清,常表现为哭闹不安等;成年人则能较明确描述头痛特点。
2.呕吐:多呈喷射性呕吐,与进食无关,常在头痛剧烈时出现。这是因为颅内压增高刺激延髓呕吐中枢引起。对于儿童患者,呕吐可能是较突出的首发症状,需引起重视;而成年人也可能以此为早期表现之一。
3.视神经乳头水肿:是颅内压增高的重要客观体征,表现为视神经乳头充血、边缘模糊不清、中央凹陷消失等。长期视神经乳头水肿可导致视力减退甚至失明,不同年龄患者对视神经乳头水肿的耐受和反应不同,儿童可能在视力受影响后才被发现异常,成年人可能更早察觉视力变化等相关表现。
二、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1.癫痫发作:部分颅内肿瘤患者可出现癫痫发作,可为局灶性发作或全身性发作。肿瘤刺激周围脑组织,导致神经元异常放电引发癫痫。不同年龄人群癫痫发作特点有别,儿童癫痫发作可能更具多样性,成年人则根据肿瘤部位等因素有不同的发作表现。例如额叶肿瘤患者更容易出现癫痫发作。
2.运动障碍:肿瘤影响运动中枢或传导束时可出现运动障碍,表现为肢体无力、偏瘫等。若肿瘤位于大脑半球运动区附近,可导致对侧肢体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异常。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不良生活方式可能不会直接导致颅内肿瘤引发运动障碍,但患者患病后运动能力受影响,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康复锻炼等。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本身有脑血管疾病等,颅内肿瘤导致的运动障碍可能会加重原有病情或与之相互影响。
3.感觉障碍:肿瘤累及感觉中枢或传导束时可出现感觉异常,如肢体麻木、疼痛、感觉减退等。例如顶叶肿瘤常引起感觉障碍,患者可出现对侧肢体的感觉异常表现。不同年龄患者对感觉障碍的感知和表述能力不同,儿童可能通过哭闹等方式表现出不适,成年人则能较准确描述感觉异常的部位和性质等。
4.视力视野障碍:肿瘤压迫视神经或视交叉等结构可引起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如垂体瘤可压迫视神经,导致视力减退和视野缺损;颅咽管瘤也常引起视力视野改变。儿童时期若出现视力视野障碍,可能影响其视觉发育,需要及时诊断和处理;成年人则可能因工作生活等受到较大影响,需尽快明确病因进行相应治疗。
三、其他症状
1.精神症状:部分颅内肿瘤患者可出现精神异常,如性格改变、记忆力减退、认知障碍等。额叶肿瘤较易引起精神症状,不同年龄患者表现有所不同,儿童可能表现为学习能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成年人可能出现情绪不稳定、行为异常等情况。
2.内分泌紊乱症状:如垂体瘤可导致激素分泌异常,出现内分泌紊乱表现,女性可能出现月经失调、泌乳等,男性可能出现性功能障碍等;颅咽管瘤可影响垂体功能,导致生长发育异常(儿童)、内分泌水平改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