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打破伤风针
破伤风由破伤风梭菌引起,该菌在缺氧伤口繁殖产毒致神经症状。打破伤风针可预防感染,不同创伤情况应对有差异,儿童免疫系统弱需严格评估,有基础病史人群需综合考量。破伤风针有抗毒素(TAT)和免疫球蛋白(TIG),TAT常用但过敏风险高需皮试,适用于未全程接种且伤口深污者;TIG过敏率低、无需皮试,适用于TAT过敏及符合指征者,选择依个体情况。
一、破伤风的致病原理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感染性疾病。破伤风梭菌是一种厌氧菌,广泛存在于土壤、灰尘、人和动物的粪便中。当人体发生创伤,如开放性骨折、深而脏的伤口、严重的擦伤等,破伤风梭菌可通过伤口侵入人体。该菌在缺氧的环境中繁殖,并产生破伤风痉挛毒素。这种毒素会作用于神经系统,导致肌肉痉挛等一系列严重症状。
二、打破伤风针的必要性
(一)预防破伤风感染
当人体受到可能感染破伤风梭菌的创伤时,及时注射破伤风针(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等)能够有效预防破伤风的发生。例如,对于较深且污染严重的伤口,破伤风梭菌更容易在局部缺氧环境中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此时注射破伤风针可以中和可能存在的破伤风毒素,阻断其对神经系统的作用,从而大大降低患破伤风的风险。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的人群,只要存在可能感染破伤风梭菌的创伤情况,都有打破伤风针预防的必要。比如,经常从事户外工作、有受伤风险的人群,如建筑工人等,在受伤后更应及时考虑打破伤风针;女性在发生可能导致破伤风感染的创伤时,同样需要重视打破伤风针以预防疾病。
(二)不同创伤情况的应对差异
1.儿童群体:儿童的免疫系统相对较弱,且活泼好动,发生外伤的几率相对较高。对于儿童的创伤,更要严格评估是否需要打破伤风针。例如儿童被生锈的铁器划伤较深的伤口,由于儿童感染破伤风后病情发展可能更为迅速且严重,所以更需要及时注射破伤风针来进行预防。在考虑打破伤风针时,要充分考虑儿童的年龄因素,根据儿童的具体创伤情况,如伤口的深度、污染程度等准确判断是否需要注射以及选择合适的破伤风免疫制剂。
2.有基础病史人群:对于本身有某些基础病史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其伤口愈合能力相对较差,发生感染包括破伤风感染的风险更高。在发生创伤时,不仅要关注伤口局部情况,还需要更加谨慎地评估是否需要打破伤风针,并且要综合考虑基础病史对破伤风感染及预防的影响,确保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来保障身体健康。
三、破伤风针的类型及适用情况
(一)破伤风抗毒素(TAT)
是最常用的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之一。但其存在过敏反应的风险较高,在使用前需要进行皮试。对于有过敏史的人群使用时需要特别谨慎评估。一般适用于未经过全程破伤风疫苗预防接种,且伤口较深、污染严重的创伤情况。
(二)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
相对破伤风抗毒素来说,过敏反应发生率较低,一般不需要皮试。适用于对破伤风抗毒素过敏的人群,以及受伤后未进行过破伤风主动免疫且伤口较深、污染严重的情况。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等人群,在选择破伤风针类型时,会根据个体的具体过敏史、创伤情况等因素来综合考量。比如,对于有TAT过敏史的女性患者,在发生符合指征的创伤时,就会选择使用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来进行破伤风的预防。



